“北师大学士”京城回乡当村官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在省级贫困村涟源市安平镇水平村,呈现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村民们忙着在200多亩金银花基地上除草积肥;新建的村农民文化楼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3月24日,共青团湖南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青团娄底市委一行10余人来此考察。村民争着对他们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村里来了一位大学生带来的呀!”这位大学生叫李海,今年25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毕业生。他来村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逐渐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由一名普通村民,被任命为村主任助理。最近又被党支部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被推选为村民委员会代主任,并担任村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人们由衷赞叹:“这个将户口迁到村里、铺盖搬到村里、工作干在村里、不要工资补贴的“大学生村官”,用自己的言行,让青春在山村闪光。
人往低处走,从城里到乡里,户口迁到村,打定主意务农
2006 年大学毕业后,李海在北京送变电公司找到了一份舒适的工作,同时又被一家中央级媒体高薪聘用。谁也没想到干得好好的,他却毅然辞职到贫困村当农民。这消息如同油锅里撒了一把盐,亲友们大惑不解:“人往高处走,他却往低处去。去穷山沟吃苦,这是何苦哩!”也有好心人劝他:“如今大学生下农村,要么是由组织选拔,要么是由单位下派,你一没挂靠单位,二没工资补贴,能行得通吗?”他回答说:“到艰苦环境中去锤炼,去当农民,更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体现人生的价值!”随即他义无反顾地背着铺盖来到村里安了家。
见到这位从北京大都市的名牌学府来的大学生到村里务农,村民们将信将疑。各种议论都有:“人到低处来,‘鬼’蒙哒脑壳!”有的说:“这个‘飞鸽牌’,只怕呆不久!”还有的甚至说:“这是来镀‘金’的!”面对质疑,李海索性将户口从北京迁到村里,真正成了村里的一员。村民们见他‘呷’了秤砣铁了心,打定主意来村里,疑虑也就消除了,转而投之以钦佩的眼光。
从此,李海一门心思扑在村里,从感情到行动都与村民们融为了一体。镇党委根据他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任命他为村主任助理。半年后,村党支部通过决议,一致同意吸收他为预备党员,并推选他担任代理村主任,成为全市唯一个没有下派单位、没有工资补贴的编外“义务村官”。
眼朝高处看,从书本到草本,点子出到位,选定路子兴农
万事开头难,一名大学生村官要在一个省级特困村里有所作为更难。水平村不傍国道、省道,山上无林业,地下无矿藏,是远近有名的经济“空壳村。”李海通过3个月的串门子摸村情,得出结论:“治穷先治愚,兴农必重科”。村里穷就穷在陈旧观念上,农民穷就穷在文化科技落后上。经过深思熟虑,他在村党支部、村委会联席会议上,抛出了“兴农三部曲”:一是实施“文化兴农工程”,兴建“农民文化楼”和农民科技培训学校;二是实施“产业兴农工程”,建设1000亩金银花基地和1000亩红杉树种植基地;三是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和休闲垂钓基地。并提出眼光要往高处看,从长远计。第一步就是再穷也要想法子立即着手建好村民文化楼,兴办农民文化科技培训学校,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只有以“民本”兴村,致富才大有希望!
有人嗤之以鼻:“村里这么穷,哪有钱建文化楼?你莫书生意气用事,搞形式主义,还是先想饱肚子、富袋子的法子吧!”李海耐心地解释:“要真正想饱肚子、富袋子,就必须先富脑子,饱肚子、富袋子的法子都是有文化,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想出来的呀!大家想想,袁隆平如果没文化、没掌握科学技术,能搞出杂交水稻、能让我们填饱肚子,赚到票子吗?”大伙见他说得在理,就达成了一致意见。没有启动资金,李海率先把北京打工积攒的5000元交到村里,村支书刘凤初、村秘书刘红初等3名村干部各借来了5000元。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借钱垫钱,很快筹集到了建设经费,村文化楼建设随即动工。工程竣工后,第一期农民科技培训班立即开班,请省农科院专家到村讲授金银花种植技术。并已联系到上海社区艺术团体来村里交流演出。村里将组织龙狮鼓乐队与该团进行友谊比赛与艺术切磋。村里还将建设诗词楹联文化艺术墙和垂钓基地休闲文化长廊。
事从远处谋,从实心到实干,工作做到家,咬定目标富村
为了彻底让村里脱贫致富,李海和村里“一班人”“从远处谋、从实处干”,因地制宜,制订官民兴村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远期规划,决心用3年至5年时间,开垦荒田荒地,将1000亩金银花产业基地、1000亩红杉林种植基地和生态观光和休闲文化垂钓基地的蓝田变为现实,把水平村打造成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村。说干就干,风风火火。村里成立了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李海兼任理事长。在城里运输公司上班的青年刘元初也带资回家创业,担任常务副理事长,组织一班敢想敢干的团员青年开辟了“青年创业基地。”
搞农业产业化,首先必须解决土地适度集中、实行规模经营的难题。从2008年10月开始村里着手做这项工作。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进展缓慢。好些村民宁愿荒芜也不愿流转出来。直到中央颁发2009年一号文件,李海和村里“一班人”立即认真学习领会,终于找到解开症结的“金钥匙”。他们利用春节期间外去打工村民回家过春节之机,给全村168名户主每人书写了一副“万年红”嵌名对联,节前上门张贴,节后上门拜年,用这种方法融洽感情,反复宣讲土地流转政策。不知开了多少会、找了多少人谈心。他们终于将第一期300亩土地的经营权成功地流转到6个金银花种植大户的手中。
为了解决种苗和资金难题,及时种上金银花。李海多次与娄底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涟源市德仁农林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德仁联系,求得同情与支持。腊月24日,他打听到姚德仁在长沙某大医院住院开刀,便连夜租车赶到长沙看望。深夜11时,当李海赶到他病床前时,姚总很是感动,竞于腊月28日抱病从长沙驱车赶到村里考察,随即与村里签订合同,让利资助42万元提供优质种苗12万株,并提供技术服务和包销产品,全程帮助村里建立1000亩金银花示范基地和1000亩红杉树种植基地。
2月19日一大早,李海冒着寒冷只身驱车赶到30多公里远的山顶上的种苗基地,请人抢挖金银花苗子。连中饭也顾不上吃,将金银花种苗一捆一捆地装车。直到傍晚时他将一车种苗送到村里,才回家中晚饭一次吃。金银花栽下10多天后,一连下了几天大雨,李海担心田里积水时间过长死苗,领着几名团员青年,冒雨开沟排水。目前已栽下的200多亩金银花成活率高,来势喜人。
说到水平村新农村建设前景,李海满怀信心地说,三年后当1000亩金银花全部投产时,村里有一个年产值800万元的绿色企业,再加上产品深加工,产值可实破1000万元。全村年人均将增收1万多元。如果能够搬掉资金困难的“拦路虎”,尽快上马开辟1000亩红杉林基地,5年后村里将冒出一个产值上亿元的绿色规模企业。到时,昔日穷山村就会令人刮目相看。(记者 李革革/报道 编辑/谭卫丰)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