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看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山东省惠…

    近日,山东省惠民县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突破口,组织专门人员就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  

  一、调查方式  

  目前惠民县共有大学生村官237名,其中女性114名,男性123名,滨州籍82人,非滨州籍155人,研究生学历3人,大学本科学历183人,大学专科学历51人,中共党员120人,共分布在14各乡镇。  

  此次调查以个别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分别与14个乡镇分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领导干部及个别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座谈,对143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思想不稳定,扎根农村意志薄弱。在对大学生村官当初为何选择到村任职的原因进行调查时,52.4%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到农村工作,是迫于就业压力的无奈选择,36.1%的大学生村官是受优惠政策的吸引,如国家帮助偿还助学贷款,工作两年后,参加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加分、国家发放工作生活补贴等等。只有8.5%的村官是对农村怀有感情、想在基层成就一番事业;在基层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93.2%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不愿意继续留在基层,会尽快通过考取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等方式尽快走出基层就业。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相当一部分是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吸引下作出的选择,村官岗位只是他们就业的一个缓冲地带。  

  2、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强,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工作深入难。在对大学生村官任职以后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时,乡镇领导普遍反映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因素。调查中发现,任职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有67%的村官从未接触过农村或农村问题,不了解农村情况,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2008年,分配到惠民县的244名大学生村官中,有5名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报到后,被乡镇艰苦的环境吓倒,当时就打了退堂鼓。另外,通过座谈,有34%的乡镇领导干部反映大学生村官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部分大学生村官想干事、更想干大事,但是由于对村级班子的运行模式不了解,虽然经过了各种培训,但是短期内面对盘根错节、琐碎繁杂的农村问题仍然无从下手,因此容易造成失落感,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和深入性。二是有些乡镇和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认识不够到位。调查中发现,有74.4%的乡镇、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镀金,过一段时间就会离开,不会在农村长期工作下去。调查结果显示,有65.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村民不把他们当作村里人,对他们不信任或有所防备,认为他们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所以只是把他们当作客人,只安排一些临时性任务或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深入开展。  

  3、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不够强。大学生村官都是“ 80” 后干部,思想比较活跃,自我意识较强,组织纪律观念较差,难以约束。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刚到任时,一些村官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宿舍存在脏乱差问题;生活随意,工作时间比较散漫;个别大学生村官在乡镇安排中心工作时,不服从管理安排,甚至个别村官认为,我们的工资和补贴是从中央、省市财政划拨的,为什么要服从乡镇的管理,造成乡镇工作的被动等等,需要乡镇再三解释、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  

  4、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还不适应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在调查中,有些乡镇干部反映按照现有干部管理模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管理时,有些村官存在抵触情绪。中央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这样,大学生村官既不是真正的村官,也不是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乡镇党委不能按机关干部放手大胆管理,村级党组织又不会管理,具体工作中缺乏有效抓手。传统的主导式、灌输式干部管理模式不适应大学生村官特点,管理职权和模式有待于探索。  

  二、解决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多方位宣传,营造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舆论氛围。一是早宣传,增强在校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意识。面临当前的就业形势,高校应对在校大学生广泛宣传到村任职的重要意义,为他们提供智力和信息支持,使大学生村官提前做好应对各种艰苦环境的准备。惠民县大年陈乡幸福新村书记助理杜春晖回母校进行情况介绍和村官工作宣传,使很多在校生对大学生村官有了客观的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典型宣传,增强舆论氛围。新闻媒体应对大学生村官给予更多、更加广泛的关注,通过大力宣传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社会形成共识,支持这项工作,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农村建设,更要让已经在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从思想上安心基层,扎根基层。  

  2、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培训效果。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一是开展特色培训。根据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发展养殖种植业的要求,设置养殖、种植特色示范基地,经常组织大学生村官到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户现场观摩,接受技术指导;为培养任职大学生的经济素质和实践能力,组织大学生村官到企业参观学习,使他们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运作。惠民县姜楼镇安排大学生村官联系一个企业,熟悉企业运作状况,同时解决了任职村农民工就业问题,反响较好。二是走出去学。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周边有发展特色的乡镇、县及市参观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典型事迹,启发干事创业思路。三是开展农村实用知识培训。结合农村阶段性工作重点,组织农、林、牧等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和农村实用人才以及各类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大农村实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确保大学生村官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四是加强实践经验锻炼。通过县、乡两级干部与大学生村官、老干部与大学生村官“一对一”结对帮带,定期组织参观考察,集体解剖后进村,创办“大学生村官论坛”等方式,促使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村情、社情,提高处理宗族派性、信访、宅基地、计划生育等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  

  3、搭建创业平台,激发工作热情。建立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体系。一是成立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协调服务机构,研究扶持项目和政策,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协调多部门做好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有关组织和服务工作,营造服务创业、支持创业的浓烈氛围;二是根据大学生村官任职村的产业特点,确定发展项目和发展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和培养计划,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提供场地、水、电等基础设施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增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4、转变管理模式,加强自我约束。建立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体系,由主导式、灌输式管理转变为引导式管理。成立自我管理机构,制定相关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加强自我约束、教育和激励,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自我管理水平。县一级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机构,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服务、学习、交流平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由自我管理组织将中央省市的精神传达到村官中去;及时将大学生村官的情况及建议汇总上来;组织好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和社会活动。乡镇自我管理机构负责各乡镇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服务和交流工作。  

  5、提供政策倾斜,解除后顾之忧。大学生村官思想上、工作上的不扎根和不深入,纠其根本,原因不外是对未来前途的不踏实和不确定。今后,应进一步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就业机制,优先为服务期满后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解决编制和工作岗位问题,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保障,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到有奔头,有盼头,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吴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