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组织实施大学生村官“源头工程”服务地方发展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佚名
扬州大学利用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面广的优势,先后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宿迁市共建大学生村官“源头工程”, 组织实施了“1+1计划”(1名“村官”配1名教授担任科技导师),在灌云县、宿迁市建立了大学生“村官”指导服务站,在部分大学生“村官”所在的乡村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选择部分教工党支部与“村官”所在村党支部结对共建,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干事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注重“三个强化”,提升大学生村官的源头质量。一是强化观念引导,营造建功基层的良好氛围。开展“对话村官”、“走近村官”、“青春在基层闪光”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邀请毕业生村官回母校与师生们面对面,交流在农村基层工作体会,分享基层创业经验。把“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使更多的毕业生自愿投身基层、扎根基层。二是强化前期培养,提升“准村官”的整体素质。成立大学生村官社团,为有志到基层就业的学生提供针对基层实际的相关适应性培训。选拔优秀学生骨干组成“学生干部菁英培训营”,培训过程中设立大学生“准村官”挂职锻炼这一实践环节,将村官的教育培训前伸至在校学生之中。三是强化选拔考核,严把大学生村官的源头质量。明确选聘工作程序,做到层层选拔、严格把关、好中选优,确保向基层推荐综合素质优秀的毕业生。在“村官”选聘工作完成后,适时适宜、全面系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跃的岗前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尽早实现从在校学生向农村基层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和熟悉基层的工作环境,做好心理和业务上的准备,便于其顺利开展工作。
——开展“三项服务”,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后继培养。一是开展调研服务,掌握大学生村官的现实状况。通过走访慰问、在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等形式,了解村官工作生活现状,调查他们所急需帮助解决的困难,以明确学校服务的方向和内容。二是开展培训服务,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技能。针对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在学校建立“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成立“大学生村官科技导师团”、开设“大学生村官周末课堂”和“大学生村官网络课堂”,建设“大学生村官科技服务远程指导站”,为大学生村官进行村镇规划、企业管理、法律知识、种植养殖、民事调解、基层党建等方面知识培训。三是开展升学服务,提升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素质。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利用业余时间继续进行专业学习,鼓励返校“回炉”充电,并帮助给予考研辅导和考研政策优惠,或面向大学生村官单独考试和招收“农业推广硕士”。
——提供“三项保障”,促进形成校地之间的培养合力。一是提供制度保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学校把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后继培养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校地联动,实现选拔输送与培养使用的良性互动。二是提供物质保障,共建形式多样的合作基地。校地共建大学生“村官”指导服务站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村官所在的村支部建立共建关系,援建“村官科技图书室”,建立集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产学研于一体的合作基地。三是提供智力保障,组建精干有力的工作团队。利用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面广的优势,启动“1+1计划”,为每名村官配1名科技导师,利用QQ、E-mail、Blog等网络交流平台和电话,与村官进行远程“对话”,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燃眉之急。
——注重“三个强化”,提升大学生村官的源头质量。一是强化观念引导,营造建功基层的良好氛围。开展“对话村官”、“走近村官”、“青春在基层闪光”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邀请毕业生村官回母校与师生们面对面,交流在农村基层工作体会,分享基层创业经验。把“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使更多的毕业生自愿投身基层、扎根基层。二是强化前期培养,提升“准村官”的整体素质。成立大学生村官社团,为有志到基层就业的学生提供针对基层实际的相关适应性培训。选拔优秀学生骨干组成“学生干部菁英培训营”,培训过程中设立大学生“准村官”挂职锻炼这一实践环节,将村官的教育培训前伸至在校学生之中。三是强化选拔考核,严把大学生村官的源头质量。明确选聘工作程序,做到层层选拔、严格把关、好中选优,确保向基层推荐综合素质优秀的毕业生。在“村官”选聘工作完成后,适时适宜、全面系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跃的岗前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尽早实现从在校学生向农村基层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和熟悉基层的工作环境,做好心理和业务上的准备,便于其顺利开展工作。
——开展“三项服务”,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后继培养。一是开展调研服务,掌握大学生村官的现实状况。通过走访慰问、在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等形式,了解村官工作生活现状,调查他们所急需帮助解决的困难,以明确学校服务的方向和内容。二是开展培训服务,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技能。针对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在学校建立“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成立“大学生村官科技导师团”、开设“大学生村官周末课堂”和“大学生村官网络课堂”,建设“大学生村官科技服务远程指导站”,为大学生村官进行村镇规划、企业管理、法律知识、种植养殖、民事调解、基层党建等方面知识培训。三是开展升学服务,提升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素质。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利用业余时间继续进行专业学习,鼓励返校“回炉”充电,并帮助给予考研辅导和考研政策优惠,或面向大学生村官单独考试和招收“农业推广硕士”。
——提供“三项保障”,促进形成校地之间的培养合力。一是提供制度保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学校把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后继培养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校地联动,实现选拔输送与培养使用的良性互动。二是提供物质保障,共建形式多样的合作基地。校地共建大学生“村官”指导服务站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村官所在的村支部建立共建关系,援建“村官科技图书室”,建立集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产学研于一体的合作基地。三是提供智力保障,组建精干有力的工作团队。利用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面广的优势,启动“1+1计划”,为每名村官配1名科技导师,利用QQ、E-mail、Blog等网络交流平台和电话,与村官进行远程“对话”,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燃眉之急。
延伸阅读: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