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 制度激励是关键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玉玲
 

    走下乡的路,何必在这扎堆。 郭红松绘

    近段时间,关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利好”消息频频出台:

    财政部和教育部宣布: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3年,其学费和助学贷款由国家实行代偿;

    中央财政出资10亿元,特设5万个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支持大学毕业生到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任教三年;

    一些地方政府也宣布,由政府财政代还大学生“村官”的助学贷款;

    4月15日,北京市为即将卸任的大学生“村官”拟定了7条“新政”,引人瞩目的是:预留部分公务员岗位,专门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把公务员这种招录比例为百比一的稀缺资源向村官们倾斜,体现了政府对应届大学生的引导……

    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一个趋向:从政策和制度设计上,创造一个引导和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机制。

    大多数人都希望生活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大城市,有这样的需求,就不难理解现在就业路上的矛盾现象: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宁愿在城里停车场看大门,也不愿到乡村当医生;师范生宁愿在城里当保姆,也不愿到偏远的山区去当教师;大学毕业生宁愿扎堆在城里待业“啃老”,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去发展;一些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和积累,在城里卖肉,抢农民工的饭碗,也不愿到农村去从事专业工作——有人总结,现在中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是“结构性问题”: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没人去,真的是人才紧缺;而条件好的地方又人满为患,还出现高才低就的人才浪费。

    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不可能把人才全部留在大城市,总需要一部分人向基层农村、偏远地区流动,否则区域差别便越拉越大、社会结构失衡就会越来越明显。从当前就业形势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企业招聘意愿降低,可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又比去年多出50多万,压力非同寻常。如果今年600多万大学生毕生,都要集中在城市就业,必将加剧就业矛盾,平添许多就业难题,而分流毕业生到基层,就能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从长远看,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将交织着两股力量,一股是农村大量劳动力走出农村,接受城市文化的洗礼;另一股则是城市人才流向基层农村,充实基层教育、科技、文化实力,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区域平衡。只要有人才从城市流到基层,就会传播先进理念,带给基层农村新的变化和风气:乡村教师,可以为偏远地区孩子幼小的心灵打开一扇窗;基层医生,可以减少当地居民的病痛和烦扰;农技员,可以带给农民实用技术;“村官”,可以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也带给一方百姓致富的新路……所以,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到中西部去发展,不仅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权宜之计,更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国家整体素质的战略决策。

    应该看到,现在到山区农村去的,还多是“支教”、“慈善医疗”、“法律援助”等社会和志愿组织的活动。民间的爱心和善举活动多,政府的政策和导向较少;小范围的参与和尝试多,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和推广较少。因此,应该从制度设计上,以人为本,采用科学和人性化的配套政策,广泛引导人才自愿到广阔的基层去。

    首先,对于向基层流动的人才,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实惠。既要有精神层面的激励和肯定,又要有物质方面的补贴和奖励,还要有待遇的提高和保障。比如,给去当“村官”的大学生以出路,通过续聘、进社区、考公务员、提供自主创业贷款、申请岗位和社保补贴等,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之能“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其次,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出台一系列跨部门组合政策,从制度设计上引导更多人才服务基层。有人建议,医生、教师等职业,评职称时应把到基层服务的经历作为参评条件,这样既增加了这些专业人才的社会经历,更使基层农村源源不断地得到专业人才的支持。事实也证明,国家引导的作用十分关键。据统计,过去三年我国流向农村的教师才5万人,而今年国家将采取多种配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预计将新增农村教师20万。这样,既缓解了就业压力,又提高了农村教育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不仅是专业人才,就是国家干部也要注重基层经验。我们在选拔使用干部时,提出了要注重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借鉴唐代张九龄提出的选官原则——“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从基层选来的干部,积累了经验、了解了真实国情,培养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身居高处时,才不会纸上谈兵、脱离实际,这样的干部往往是德才兼备,这样的机制才是实事求是、充满活力的机制。

    鼓励人才到广阔的农村和基层去,不仅需要口号和宣言,更需要政策导向和制度保证。这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有效办法,更是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长远战略之策。 (新闻观察员 张玉玲)

  培养大学生“村官”总动员

  作为全国首创的“村官”专业,河南农业大学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校党委副书记杨德东亲自率队组建“村官专业”培养方案调研小组,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调研,多次到县(区)组织部、乡镇、村和大学生村官等不同层次人员召开座谈会,了解农村对大学生人才的实际需求。

  “这个专业就是要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在农村基层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政治素质和创新精神,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村官’专业与其他专业是完全不一样的培养模式,更注重实践能力,主要是培养管理者,不是技术员,要求他们的知识面宽,但不要求专。”杨德东书记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村官”专业已经基本确定了两种培养模式,“2+2”模式和“2.5+1+0.5”模式。所谓“2+2”模式就是学生第一、二学年在校内学习,新生入校时就要给每位学生确定一个基地村作为其对口联系村;第三、四学年学生到基地村挂职。而“2.5+1+0.5”模式则是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之后到基地村挂职学习一年,最后一个学期参加社会调研、参观考察学习。

  以上两种培养模式都重点强调了学生的实践锻炼环节。至于哪种模式更适合该专业人才的针对性培养,更有效,更可行,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

  “我们的老师也不一样,不仅有校内老师讲专业知识,我们还把校外各级党政部门的主要领导请进校园,从企业、从乡村工作一线把那些优秀的企业家、乡村干部和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请进课堂。”杨德东书记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实践。

  半年时间里,已经有20多位大学生“村官”走进大学生课堂,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给他们讲述大学生“村官”的酸甜苦辣。

  “我们第一届学生一定要培养好,对那些有信心立志到农村去的学生重点培养。”据河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孟祥远介绍,学院计划对该专业的学生在一年级开始分流,让大家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据悉,在全校一年级4000多名大学生调查中,有28%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学习。

上一页    解除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4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举行。论坛上发布了《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报告称,全国现任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13万人以上,其中2008年发展人数占总数的50%以上。可以说,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但是实际上大学生能否真正扎根农村,对于大多数村官来说,今后的选择还处于不确定状态。

  “农村与城市相比,各种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许多人宁愿在城市‘飘’着,也不愿到农村去工作;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长效机制。”孟祥远院长告诉记者。

  据了解,现在农村很需要层次高、素质高的村官来任职,以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更需要有较强农业技能、掌握新技术的人才来带领农民致富。大学生真正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并不多,一些经济强的村子还好一些,贫困村就根本没有人愿意下来,就是下来了也不容易留住人。还有就是现在村委会的干部都是竞选的,如何保证大学生村官能顺利入选,这在一些农村家族势力和声望左右选举的情况下成为难题。

  在大学生“村官”中也不乏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在农村闯出一片天地的优秀“村官”,李辉是2008年许昌市新选拔的大学生村官,担任邓庄乡邱庄村主任助理,进村后他发挥自己电脑特长,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对全村养殖户进行培训,迅速调动起了群众发展养殖业的热情,在今年村委换届中,一举当选为邱庄村委会委员。

  据悉,地方在招聘村官的时候,一般是三年作为一个任期,并以优惠政策比如高薪、满两年后优秀“村官”可优先录用公务员、报考研究生加分等来吸引大学生报考村官。

  实际上,农村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三年之后村官将面临就业再选择,如果政策设计不好,大学生何去何从还很难说,目前我们主要从思想加强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如果建立起大学生‘村官’的长效机制,大学生更能发挥建设新农村的作用。”孟祥远坦陈。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侯先志建议:“国家应大幅度增加农村基层的公务员岗位,吸引愿意涉农的年轻人往下走,经过选拔,让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准入、退出制度,解决了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才能够更好地让大学生村官在广大农村发挥才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