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侧记 几乎没人都“栽过跟头”
今年28岁、满脸书卷气的大学生“村官”崔杰,挪开面前会议桌上的材料和茶杯,摆上一只绿色的大纸箱:“这是我为村里设计的‘心意缘’牌龙眼包装箱,销路很好,请大家鉴赏。”会场里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这是5月4日下午在重庆举行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与会的“村官”代表有39名,口音不同,面孔各异,有的乍一看还是青涩小伙、黄毛丫头。他们代表了重庆实施“万名‘村官’计划”以来选派的2000多名大学生“村官”。
他们是这样从天南地北来到重庆农村的:25岁的张涛独自拖着行李,离开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先后换乘了两次汽车,再乘摩托车,摇摇晃晃地找到工作地——重庆江津区柏林镇四面村;26岁的杨晓放弃重庆主城区一所大学教师的工作,到经济欠发达的渝东南地区酉阳县泔溪镇大板村当“村官”;26岁的魏钦海离开广东茂名的老家,到重庆黔江区中塘乡迎新村干起了党支部副书记……
几乎每个人都有在农村“栽跟头”的经历。一日只吃两餐的酉阳县农村习俗,让杨晓感到不适应;来自东北的满族女孩李飞说,自己当时最大困难是听不懂巴渝方言。大学音乐系毕业的张腾凤协助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但一度门可罗雀,让她觉得很困惑。一些“意外事故”也不时发生——綦江县古松村的大学生“村官”王天武为了见一名返乡农民工,夜里在田间赶路,被狗咬伤,摔倒在冬水田里,事后大病一场。
为了融入环境,“村官”们主动爬山路、下水塘,走家入户访问,学着说本地方言。“村官”们发现,村里缺的是人才,急需的是解放思想。他们逐渐适应着农村工作,开始发挥作用。
杨晓所在的酉阳县大板村,自然条件恶劣,一些村组即便是晴天也要爬3小时的险陡山路才能到达,就算种了无公害水果蔬菜也运不出去。去年11月,杨晓得知世界银行有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的扶贫项目后,毛遂自荐,通过公开竞选、现场答题,为大板村争取到了世界银行的40万美元扶贫资金,用于改造道路、完善水利设施。杨晓说:“我现在正和村干部们一起,为‘组组通碎石路,家家通自来水’努力。”
崔杰所在的丰都县兴义镇是龙眼之乡。初到村里工作时,正值村里的800亩龙眼刚刚挂果。看到老乡们挑着满筐的优质龙眼在路边低价叫卖,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崔杰产生了为本地龙眼做包装、打品牌的想法。他打造了“心意缘”龙眼品牌,到各个乡镇上门推销,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销售了3000盒龙眼,实现产值68万元,为老乡们人均增加收入1253元。目前,崔杰正筹划着通过贷款发展龙眼等食品加工业,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李飞在万州区龙安村主抓“新农合”医疗农户参保工作,通过认真讲解政策,说服了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让他主动成为“新农合”宣传员,使龙安村的参保率在几十天时间里迅速上升。魏钦海制作了一张“村情图”,详细标明村里哪里适合种蚕桑,哪里适合种烤烟,哪里住着特困户,哪些院坝有矛盾要调解。靠这张村情图,魏钦海帮助村里建成了以200亩高山娃娃菜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为依托的“田园技校”,提高了农民们种菜的技术水平。
对于将来的打算,大学生“村官”们这样说:
“看着我在村里的工作越来越忙,责任越来越重,我觉得值!”梁平县万年村的王爱萍如是说。
“作为综合治理专干,老乡们叫我‘大学生和事老’。”九龙坡区双骑龙村的彭小军说,“我还要继续把‘和事老’当好,做和谐农村的使者!”
“我是满族,但为老乡们服务永远不‘满足’。”辽宁女孩李飞说,“我将来的打算就是:学吃重庆饭,学说重庆话,为重庆乡亲们办事,很可能还要做重庆媳妇。”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