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学生村官】之二:农村工作怎么干
徐云梅 马莉萍:穿行在城市与农村的交叉地带
擦掉眼泪接着干
2006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因为文化水平较高,马莉萍被领导委任为指导员,负责普查工作。她所在的城东区周家泉办事处联合村就有人不服气了,认为她一个黄毛丫头凭什么刚来就能当“领导”。背后的议论,马莉萍可以装做听不见,她认为自己只要干好分内的工作就可以了。
有一天,她刚走进办公室就听见有人在议论自己,站在门口,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特别尴尬。办公室里并没有人发现她已经来了,议论还在继续。马莉萍站在门口,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从小到大,她还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生性倔强、不肯服输的她,擦干眼泪笑着走进了办公室。从此之后,干什么事都憋着一股劲儿的她,凡是自己的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同事有什么不懂的,比如电脑上的问题来问自己,她肯定毫无保留地教人家。
一来二去,同事们逐渐认可了这个小姑娘,现在,马莉萍工作起来很顺手,同事们也很照顾她。
村委领导眼中的小马
村委会副主任马进禄说:“小马刚来的时候很幼稚,就像个娃娃,对农村工作也没什么经验,我们就让她负责力所能及的工作。村上在她来了之后购买了电脑,主要由她使用,写个材料、打印什么的都是她,为我们省了不少事。现在,她比以前成熟了,工作上也熟练了。在农村,经常是一个人干许多人的工作,只要碰上了就得干,没时没点的,她也能适应我们这种工作性质,随叫随到,从不计较。”
对于马进禄所说的“在农村,经常是一个人干许多人的工作,只要碰上了就得干”,马莉萍适应起来还是费了一番功夫。她认为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明确的分工,这样才能有效率,可是她的这种思维方式并不能被这个工作环境里的大多数人接受,在通往村委会的路上,她笑着说:“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这里却要花费一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做。”久而久之,她不再期待同事们能够接受自己的方式,而是适应了这里的做事方式,有事就做,不管是不是分内的。
一个人承担多项工作
“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青黄不接’,主要的力量还是大学生。”省城城东区八一路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柴新宁是如此定义大学生“村官”的。
他介绍,这里的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不高,而大学生年轻、文化水平高、理解能力强,他们的到来为基层单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徐云梅作为八一路办事处曹家寨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多数时间是在办事处工作的,2008年11月还被党委任命为党政办副主任,这样她基本上是两头跑,不过,主要工作还是在办事处处理党建工作。
2005年,徐云梅毕业于原青海民族学院,在共和县做了两年代课教师后,2007年参加了“村官”招考。两年的工作经验为她后来做“村官”提供了不少帮助。不过,这样的工作和她当初报考村官时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现在的她,主要是在办公室处理文件,和村民接触得很少。
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是基本要求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人员说,大学生“村官”不是官,他们是到农村任职服务的,只是参照在职干部管理、考核标准对他们进行管理考核,因此这里的“村官”要加上引号,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村官”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摘掉了引号,名副其实地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村官。(作者:赵新丽)
史正明:用专业知识赢得村民尊重
都说村委会主任是天下最小的官,但史正明体验了一回比这更小的角色——村委会主任助理。
在众多大学生“村官”中,史正明的专业显得“奇货可居”。
史正明来自农村,小时候,他就喜欢干喂牛养鸡这些许多孩子避之不及的活。上大学时,他又选了个冷门专业——畜牧兽医。“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说跟畜牧打交道,毕业后肯定留不到城里,可是他们不知道,我从小就喜欢琢磨养鸡养牛的道道。”不仅如此,从青海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专科毕业后,他又上了成人考试的畜牧兽医本科专业。
2006年本科毕业后,史正明在恰卜恰镇一家建筑公司跑采购,他以为短时期内自己不会再和专业知识打交道,直到海南藏族自治州招考“村官”。
专业知识派上了用场
那是史正明上任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村民鲍占录家的牛那段时间体温偏高、食欲不振,兽医看过后认为没病,但牛消瘦的原因怎么也找不到,鲍占录一听愁得觉都睡不好。史正明知道后,主动来到鲍家,到牛圈一看,原来牛圈湿度很大,到门口就会闻到浓浓的霉潮味。“牛最怕肚皮水了,圈里这么潮,肯定影响它的食欲,赶紧开窗通风,清理牛粪。”说着话,史正明拿起粘满牛粪的铁锨,挥着膀子干开了。鲍占录呆呆地站着,他实在没看明白这个新来的“官”。两天后,牛体温下来,胃口慢慢好起来,史正明治好病牛的消息不胫而走。
残疾村民的节目未获奖,成了他心中的痛
今年国际劳动妇女节,恰卜恰镇组织了文艺汇演,史正明力推了下塔迈村的一对聋哑夫妻表演新疆舞。他想让残疾朋友通过肢体语言,展示自强不息的一面,这个想法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支持。为了演好节目,夫妻俩清理了自家牛圈的牛粪,腾出场地专门排练,可最后无缘奖项,两人情绪特别低落。史正明说:“两人没得奖,对我的打击也很大,当初是我找人家的,原本想让他们通过演出树立自强自信的理念,没想到反而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心里很过意不去。”史正明至今无法释怀。
在村里当“村官”,事无巨细,尤其是大学生“村官”,村民们更对他们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和期待,希望他们能给村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了解到这些后,史正明用简明易学的方法教村民养殖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给村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和省上的相关文件。村民有什么疑问,会给他打电话、发短信,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他们回复。
“在农村,老百姓的发展意识其实很强烈,但发展条件限制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而大学生入村多少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史正明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记者,具备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可以为当地农业带来科学指导,还可以利用大学时期积累的人脉资源引进致富项目。另外,大学生“村官”很受上级领导重视,这也能为村里获得一些政策上的扶持。目前,史正明的牛羊育肥养猪科技示范项目申请报告已经递交上去了,他期待尽快得到批复。(作者:姚兰)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