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台区组织部长孙朝晖 大学生村官要下得去

来源:新民网 作者:孙朝晖
    今年,雨花台区新进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其中有些是“城里人”,如何让他们尽快融入农村生活,是当务之急。9月4日上午,我到板桥街道三山村,看望这里的村官――村党总支副书记石化英,顺便也来为村官融入之道“取经”。短短两个小时交流,让我对这位村民口中的“小石书记”刮目相看,也看到了一个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轨迹。作为1999年我市招录的首批大学生村官,石化英已在村里干了10年,从走访村里的贫困户、孤寡老人开始,石化英靠着一支笔、一本记事簿,悄悄记录着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为困难居民募捐、以情打动征地拆迁户、办起板桥首个图书馆……说村民听懂的话,做村民希望的事,渐渐地,村民开始在路上主动招呼她到家里坐坐,无论大小事,也主动找小石书记帮着解决。现在,在石化英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个成熟的村官,一个基层党组织的骨干。

  如何“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是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关键点。这几年,雨花台区对几批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跟踪调研,也探索了一些办法,比如说,把新任村官的第一堂课交给区农工办、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座谈互动的方式讲解全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区域特点和发展现状等,让他们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个感性认识;第二堂课交给任职所在村党组织书记,一起走村串户,跟群众促膝交谈,在增加村官理性认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对农村、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与群众的感情。要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身份的真正蜕变,大学生们一定要“下得去”。就像石化英一样,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平视”的眼光和他们建立感情,发挥自己特长,设身处地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村民们才能把你当成“自家人”,做到这一步,才能算是个“合格”的村官。同时,作为组织部门来说,也要做好配套服务和跟踪管理,创新培训渠道,开办面向区管干部的培训班、专家讲座等,村官们也可以列席听听,区级机关部门和街道也可以选些适合的岗位让村官们短期见习,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在基层服务的本领。

  (本文作者为雨花台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