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这一群体还需多方破题 谁来为大学生村官正位

来源:文汇报 作者:顾一琼
谁来为大学生村官正位?日前,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生存与发展》的调研报告。该报告采用抽样问卷配合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沪上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工作、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
    
    报告显示:“大学生村官”这类直接由上级委任的“空降兵”还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在有的地方甚至被描述成“志愿者”,因此建议尽快在政策及法律上为“大学生村官”正位,明确他们的身份定位。
    
    自2006年开始,上海开始有计划地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截至2009年初,各区县共有大学生村官近1000人,一些区县基本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不少基层部门缺乏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政策上也缺乏连续性,造成部分大学生把担任村官看作是一种“候鸟式”的停留,对大学生村官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报告呼吁:要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还需要在多方面破题。
    
问题一:身份亟待进一步明确
    
    目前,各郊区对“大学生村官”的正式职务定位为“助理”角色(村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干部助理)。但由于“大学生村官”的“空降”方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所规定的村官产生机制,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不是公务员,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对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属性描述为“志愿者”,造成他们的角色定位十分模糊。
    
    这一点令大学生村官们本身感觉困惑,也令他们在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很多“大学生村官”反映说:由于自己社会阅历浅,加之身份合法性的不确定,在跟农民打交道尤其是调解纠纷、调查民意时,往往感觉底气不足。
    
    研究中心专家认为,应尽快在政策及法律上,为大学生村官“正位”,进一步明确他们的身份及工作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利于“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工作机制,构建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及福利薪酬待遇体系。
    
问题二:知识结构尚不全面
    
    目前,本市“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专业知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涉及到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工商管理、艺术设计、市场营销、财务金融、农学、法学、心理学等等,但他们对于农业技术、行政管理、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知识的掌握还有所欠缺,知识结构不够全面。
    
    调研显示,68%的“大学生村官”反映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力、经验、阅历有限,对农村政策法规不熟悉”;此外,超过5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对农村不了解,没有掌握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调研中,“大学生村官”普遍认为,他们最需要的培训是有关“上海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任务”、“农村政策规定及工作方法”及“与农民有效沟通”。
    
    青年研究中心专家认为,可以尝试与高校联动探索建立“村官专业”,形成专业、辅修专业、选修课模块三种模式,并实行学院老师、当地村干部的“双导师制”;加强在职期间的培训及交流,便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村官”吸取同伴的成功经验和智慧。
    
问题三:容易被边缘化
    
    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能顺利度过头三个月的适应期,并开始在各自村内发挥作用,受到村委和村民的欢迎。但调研也发现,这些“大学生村官”因为在村里属于少数群体,尽管在工作上可以获得其他村干部的指点,但在工作以外,与村干部、村民的情感交流相对较少,容易被边缘化。
    
    调研数据显示,有57%的“大学生村官”反映农村生活单调、娱乐较少,超过20%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在村内没有朋友,很孤独。他们呼唤同伴的支撑和情感上的归属。
    
    专家提出,要将“大学生村官”留得住、用得好,除了合理的福利待遇及完备的职业规划外,还应当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投资”。如通过开辟网上论坛、组建QQ联系群等方式,增强他们相互间的沟通学习,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建立一个“情感驿站”,便于他们在情感上获得支持和共鸣,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本报记者  顾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