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心声:理想加政策我们选基层
到基层、做“村官”,对缺乏实际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俨然成为一项颇有吸引力的选择。两会之际,活跃于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也将心声娓娓道来。
理想加政策,我们选基层
“只要肯干,哪里都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基层也一样。在这里的前景,可能比在企业当白领更好。”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樊家村担任村主任助理的刘文燕如是说。200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她,响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号召来到农村基层,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各地政府为了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纷纷推出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北京市为大学生“村官”解决北京户口,提供研究生及公务员考试加分,并出台相对稳定的待遇政策。闫玉玲说:“最初是被政策所吸引,之后开始在网上搜信息、听宣讲,慢慢就对这个工作产生了兴趣。特别是看到上一届‘村官’所取得的成就,希望自己也可以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有一番作为。”三年前,闫玉玲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任职。
海归韩伟峰在河南郑州市沟赵办事处牛寨村当“村官”。韩伟峰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当‘村官’的原因就是想帮助家乡加快发展,把家乡建设好。”他曾留学俄罗斯,是莫斯科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归国后先做企业,但看到家乡依然落后,就决定留下来。
作为北京海淀区天秀社区居委会的一名社区工作者,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窦凯滨说:“选择社区工作,是因为社区工作在我国是一项朝阳事业。我深信小社区也是大舞台,小社区也有大作为。在这里我能更加了解社情民意,找准位子,实现自己的理想。”
充满理想而又脚踏实地,是这群来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们的生动写照。
待遇和出路,我们最关心
当问及对两会有何期待时,年轻的基层工作者们纷纷建言献策。
“我希望两会提案对高层人才走向基层就业能够更加关注。在这里,我要替我们这批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说一句话:一千多元的工资,租房子、吃饭、穿衣,在北京这样高消费的城市,怎么生活?自己的温饱都难以解决,何以养家糊口?”海淀区马连洼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工作者汪小强说得很激动,看得出来,他在生活上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我现在的工资是每月1330元,假如扣除‘五险一金’,到手的不过千元左右,再扣除房租好几百,省吃俭用,仍然所剩无几。我认为党和政府应该给予我们充分的重视,不但应该提高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待遇,还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规划和晋升机制。”窦凯斌在表达困难的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服务期满后的去向也是众多大学生“村官”关注的问题。闫玉玲谈到,“随着大学生基层就业群体的增多,应该有这方面的管理机构,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为大学生在基层工作做好保障,而不是仅仅为缓解眼前的就业形势。希望两会能有这方面的政策出台。”
解决就业难,需多管齐下
“我是一个标准的‘80后’,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就是上了大学就等于有了好工作,而忽视了所受教育和实际社会工作的联系。大学教育是给予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东西是无法直接转化成现实的。我们还是要强调所学知识与工作需求的结合。”闫玉玲说,所以,“必须要转变观念。”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鸣接受采访时说:“大学生基层就业这个话题,归根到底还是就业难的问题。”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资源分配不均,职业教育投入力度不够,使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不足。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王建勋副教授说:“还是应该使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今年硕士研究生又扩招了5%,这完全是人为的,有谁知道市场上新增了5%的需求吗?如果没有需求,那这些硕士读出来怎么办?期望两会能考虑到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大学生自主选择到基层就业,也需端正心态。王建勋说:“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踏实肯干,真正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张鸣也表示,“基层大学生更需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除了工作之余看书充电之外,还需要向当地的老百姓学习,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在他看来,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学习能力,才能为今后的机遇做好准备,为实现职业规划打下基础。 (齐 欣 王贝加 陈 阳 唐晚霞)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