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大学生村官电影《初来乍到》的感悟
六月十六日端午节,陪同侄女中考的最后一天,上午送完侄女去十一中学后,回到宾馆,中央六套电影频道正在播放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初来乍到》,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大学生村官内容的影片,影片中的大学生村官吴端正,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更引发我对目前众多大学生奔赴农村最基层,对农村各项工作开发的巨大帮助,以及对锻炼当代大学生成长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中国拥有十四亿人口,广博的土地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村。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过去我们曾经提出过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其中,农业现代化是最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要构建中国各行业间的和谐共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构建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和谐相处。因此,从高瞻远瞩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化、知识化的青年人才奔赴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为建设新农村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目前,中国的就业市场不容乐观。每年有100万名大学生无法找到就职门路,国家花费那么多的金钱和力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经过四年专业的学习,结果,无法找到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无数的人,无可奈何地从事着完全与自己当初大学所学专业文不对题的工作,在日趋淡没的工作激情下,灵气日渐消失,知识无用武之地。这,不能不令人痛心,不能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令人惋惜!
我在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这么多年,曾经面对众多的大学生面试,深切感受到他们因为缺乏锻炼,思想观念上不够成熟,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往往很难被带有极强功利性的企业所重用,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拥有被企业器重的资本。
看完《初来乍到》这部描写大学生村官的影片后,我灵光一闪,觉得广大的农村,的确是大学生毕业后非常好的一个去处,在那里,更需要大学生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
从《初来乍到》中,我们看到,大学生小吴作为村官,帮助村民解决各种矛盾,带着一种阳光的心态,将科技和文化、法律和人生的哲理,带到贫穷偏僻的农村去,通过参与计划生育、农村宣传广播、普及法律教育、引导村民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化解村民矛盾、和谐家庭关系,杜绝家庭暴力等,以社会主流的强劲力量,影响农村人民的思想和观念,引导现代农村人积极学习,努力成长,为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而努力贡献。
记得毛泽东时代,他老人家提出了“上山下乡”理论,要求广大的城市青年,走向广阔的原野,在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锻造成长。
而今天五月,中央中组部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鼓励大学生村官期满走五条通道:留村任职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等,这也是大学生毕业奔赴农村做村官锻炼后的五条职业规划发展通道吧,其中,第一条职业通道—留任村干,成为中央特别提倡和鼓励的出路!
历史在变迁,但对农村的关注核心依旧不变。让我们的青年人暂离尘世的喧嚣,到农村去,脚踏泥泞,走近在在,更好地认知社会,了解人生,从而将自己所学所得,回报社会,反馈人民。这,是人类恒久不变的主题,也是作为时代最前沿的青年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毫无疑问,中央的这一决策和政策,是十分英明也极其重要的,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一方面,当前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消除,我国的整体就业环境,还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依旧存在;另一方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我们迎来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最佳历史时期,这一外部大环境是对大学生村官绝对利好的大前提。
然而,认真剖析大学生村官的现状,我认为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工作的目的不纯。 许多大学生,只是将农村做村官,作为自己镀金的政治资本,为将来的提升和发展作铺垫;有的,只是将此地作为自己复习报考公务员的暂时栖息之地,不会真正投入多少精力;有些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后,基本上呆在镇上,从不下到基层农村,将在此只作为权且过路而已。
2、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工作缺乏实干精神和科学方法。 因为从纯粹理论学习的学校走向无比现实的社会农村,大学生村官们往往虽然能够脱下学生装,换上了工作服,但,其骨子里,还是未脱稚气的校园青年,确实需要长者的引导,地方的帮助,需要内外合力,帮助他们迅速真正进入角色,摆脱浮躁的内心,从“泥腿子”、“穷秀才”开始,踏踏实实地沉淀下来,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专业特长,积极为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做出贡献,从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作为,赢得农村基层的欢迎和农民群众的赞誉。
3、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工作缺乏地方村政府及县政府的积极管理和大力扶持。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细化要求规定和管理措施,往往在实际操作时,容易流于形式。地方村政府包括县政府,必须首先从观念上有所改变,行动上有所跟进。比如当地的政府如何对大学生来到农村做村官树立正确的认识,端正态度;如何在工作的安排上,给大学生设计出重要并且能够发挥其行长的岗位和工作任务,充分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性,为农村的发展献计献策献力等等。
综上所述,中央虽有好的政策出台,但目前,尚存在着大学生与农村基层对此政策的正确领悟度、对此政策的重要性的认知、以及根据中央这一部署,双方如何配合、整合资源,具体推行跟进等问题。
就以上问题的剖析,我认为有以下三项重要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1、 地方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大学生村官的重大意义,引导大学生走向职业生涯规划五条通道。
中央好的政策出台后,还需要细化的地方配套支持政策政策跟进,换言之,地方政府要出台具体的措施:如何真正转变地方政府包括农村基层政府的思想观念,认真对待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各项工作,怎样给予他们提供较好的平台,让他们锻炼成长,也使他们的知识和智慧,能够在广大的农村,得到尽情、全面的发挥。
国家政策应该要求地方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给予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提供持续不间断的培训和引导,让每一个人深切理解中央这一政策的重大意义,了解到自己肩上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和历史重担。
2、 政府引导和大学生主动思考双管齐下,帮助大学生运用正确而科学的工作方法,开展各项农村工作,尽快融入农村,得到农民的认可。
通过地方政府的培训和大学生们主动积极的思考和反省,大学生要注意工作方法,要务实,寻找属于农村建设管理的特别的方法和渠道,对症下药,科学处理,强化思想观念上的引导和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农民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很好地融入农村,帮助大学生的成长以及各项实际工作的开展。
3、 政府要对大学生村官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对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确定具体绩效考核目标、指标和考核方法,保持对他们持续良性的沟通,确保他们的成长,为农村作出巨大的贡献。
地方政府要就大学生的农村村官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制定具体的绩效考核目标,比如从政治态度上,要“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在具体业绩上,可以确定:每周到农民家走访多少次?每月要帮助农民科学致富做哪些事情?针对计划生育,风头浪尖时,大学生要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从普及法律教育上从根本杜绝农民违法事件的发生?等等等等,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努力和奋斗的目标,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来农村,来农村做什么?怎么做?从而,点点滴滴地体会到自己对农村的贡献
总之,面对大学生村官的现象,我们不能停留在其光鲜的外表和看似精彩的外表上,而要让他们真正深入下去,扎根农村,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实现中央政策所期盼出现的良好效果。
不独有偶,这两天,我同时也观看了美国新近的一部大片《初来乍到》,这两部片子名字是一样的,其所描述的主题,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大片《初来乍到》,描述的是某城市大企业的高级主管,被作为重点培养而派到某一穷乡僻壤去担任该公司最重要的一个工厂整建工程中老板信任的监督者。女主角露西一下飞机,便遭遇恶劣气候的侵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因为举手投足间无不带着一股强烈的都市作风,而难能完全融入大家,因此处处受制,成为大家取笑取乐的对象,令她片刻也难以忍受,盼望着早日脱离苦海,回到城市总部。
然而,渐渐地,小镇的风情,居民的热心,让露西慢慢领悟到了别样的温暖,更在与小镇人的相处中,令露西的人生价值观念产生了十分重大的转折,认识到:人生,除了升职赚钱外,还有其他的意义!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身边簇拥着纯朴善良的人民,可能是人一生中最最美好的事情。
虽然西方并没有所谓大学生村官类似的政策,但是,派驻大城市的精英管理者到遥远的小镇历练工作,其实质,不也与我们的期待相同吗?
西方可能比较关注一些人文或情感的东西,比如,在美国《初来乍到》中,所揭示的主题,就是要人们注意到,远比没有尽头的升职、发财、虚荣及远大前程追求重要的,是人类的亲情、爱情,是人内心最美好的情操及情感。重拾这些,是那些莅临广大偏远小镇的城市精英们,最大的收获,也是人类共同提倡的永恒主题: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做个快乐的、简单的、充满人情味的普通人。
尽管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两个同样以《初来乍到》为片名的影片,却一样地透视出人类对青年人锻炼成长的重视,也同样体现出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同关注和一致提倡。
期望朋友们有时间,能够观赏到这两部不同国家的优秀影片,从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感悟。
相关链接:
大学生村官电影《初来乍到》端午节首播 千元奖品等你来拿
- 看大学生村官电影写观后感得千元奖品 (2010-06-12)
- 电影初来乍到观后感有奖征集结果公布 (2010-07-07)
- 大学生村官观看《永远的忠诚》写剧评赢奖品 (2011-06-22)
- 大学生村官做新时期的潮人让青春在农村闪光 (2011-06-24)
- 永远的忠诚剧评:鞠躬尽瘁赤血丹心书写传奇 (201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