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探索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袁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团的工作遇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共青团组织原有的一些工作方式、手段和工作载体等已不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其中团支部工作滑坡、组织松散、缺乏活力已成为影响全团工作正常开展的一大主要因素。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完成其服务大局、服务党政工作中心、服务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工作任务,就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新时期实现大发展,着手治理农村团支部松瘫现象,大力做好后进团支部的转化工作是做好农村团支部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原因分析、团工作的外部环境欠佳,党政组织对团组织的关心、重视、支持不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农村党支部本身瘫散,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党不管团,党团断线,使农村团工作失去坚强的后盾做依托,“团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加上乡镇团委引导不力,有关政策在基层得不到充分落实,使团工作“热”在县里,“松”在乡镇,“瘫”在村里。部分党政领导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没位置,没有把共青团组织当成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来重视和培养,对团工作研究不够,指导不力,团的干部成了杂活突击队员,一年到头尽帮忙,团工作应有的人、财、物到不了位,致使团的自身工作“抛荒”。


  1、团干部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有差距。团干的合理流动是团组织活力的必要因素,但团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也是正常开展团工作所必需的。市场经济的浪潮使不少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受到利益驱使和生活所迫,一批素质好、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纷纷成打工一族。而在家青年团员有的怕干团,有的想干但不知如何干、最终消极应付或干脆不干,从而导致农村团支部缺乏能带领团员青年为发展农村经济而乐于奉献的团干部合适人选。因而不少村团干部往往是跛子里选壮丁,谈不上素质保障,致使在岗的团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无长期打算,被动应付,只盼着到届换人。不少村因集体经济薄弱,团支书思想不稳定,工作靠的是一份热情,面对富起来的青年与团干部收入差距的拉大,产生了心理不平衡,有的就干脆搁下担子抓家庭经济,甚而长期外出,荒了"共青团"。有的村干部报酬实行,包干以后,其干部职数也随之压减,不少村团支书身兼数职,使团工作趋于义务化、业余化,根本无时间,无精力去过问团务,必有余而力不足。


  2、团员流失严重,团员意识薄弱,团组织缺乏凝聚力。随着改革不断收入,农村人员流动性日益增强。大批农村青年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和专长的团员青年离土弃农,务工经商,外出打工。团员青年流失严重。团组织本身管理上的漏洞也是造成团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学(初中、职中、高中)毕业生回村、大学毕业生户口回原籍不转团组织关系“丢一批”,女团员婚嫁不转团组织关系“嫁一批”,加上外出打工的“走一批”,留在家里的已是寥寥无几,且大多数素质差,能力弱,不思上进。很大一部分村一两年没有发展团员,有些村甚至就没有发展团员这个概念,党员数与团员数倒挂,团员队伍年龄老化,团员的进出比例难以协调。


  3、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和部分农村青年理想信念趋于淡薄不愿申请入团。部分青年一昧追求金钱,自私自利思想严重,有的甚至认为团员要受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不自由,视入团为一种负担,只有在参军、升学、招工时才想起入团。而部分团干部工作缺乏责任心,为那些参军、升学、招工的青年大开绿灯,搞突击入团,自掉身价,使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不坚定的青年进入团的队伍,降低了队伍素质。团支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的职能难以履行,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难以发挥。


  4、团的活动缺场地、缺经费,作用难以发挥。团组织要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对青年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而开展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和场地。长期以来,团组织一直处于活动经费相当缺乏的窘境。活动场地大都是借用党支部活动室或学校操场教室,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要搞活动就得向党组织伸手,搞起活动来畏畏缩缩,“前怕狼,后怕虎”,或小打小闹,或流于形式,难成气候,难有作为,难以达到活动所预期的效果。


  二、对策措施、着眼机制建设,营造“党建带团建”氛围是基础。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团的职责。要把团支部的整顿和建设与党支部和整顿和建设结合起来,树立党建团建一起抓的思想,坚持党团工作一同研究,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落实。做到党团干部配备、培训同步,党团阵地建设同步,党团教育同步,党团工作检查督促同步。多给团组织出点子,压担子,交任务,给台阶。帮助团组织分析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摸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团组织找准工作切入点,找到突破口,定期专题研究团工作,定期分配任务,定人帮教引导,对团工作,行动上要有措施。


  1、党组织还要为团组织提供发要的物质保障,给团组织通路子,给票子。在活动经费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团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纳入财政预算。更重要的是应该放宽政策自筹资金,鼓励“以劳养团”。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团组织创立经费基地创造条件,拨给一定的经费、田、地、山,以地抵资,不断壮大共青团凝聚青年的物质基础。活动场地及阵地建设要做到党团同步走,两块牌子,一个屋子。要挂靠“党员活动室”建立团员活动室,实现党的阵地建设规范化,制度建设同步化,健全党(团)员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党(团)工作正常化。对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问题,要根据有关政策予以落实。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团支部书记的选配和教育是关键。乡镇团委作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发挥组织建设的关键性作用。各级团组织要与乡镇、村党组织一道切实加强团干部的配备、教育、管理和使用。团干要保证随缺随配,不缺配,严把入口关,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德才兼备、有朝气的青年放到共青团的岗位上加以培养,并通过有效的途径保持其相对的稳定。强化团干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团干部讲学习、讲正气的意识,保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使其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县、乡两级团组织还应大力加强团务知识的培训,不仅要保证有人干事,还要保证会干事。有了高素质的团组织领头人,是转化团工作后进村的关键。


  3、加强团员管理,防止团员流失是重要环节。村团支部要加强与村会计、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的联系,建立青年、团员、外出青年、外出团员档案,随时掌握外出去向和思想动态,自清家底,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措施当”,以便工作有的放矢。对外出预期在一年以上的,流出地团组织要主动与团员流入地团组织取得联系,督促转好关系到流入地注册,并做好流动团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团员,学校团组织应在学生离校前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由校方团组织在毕业时统一与学生所去向单位团组织办理接转手续。对外嫁和内娶的团员青年,团组织要主动介入,做好接转工作,防止团员流失。


  4、大力推广大学生村官任村团支部书记工作。“大学生村官”是一支整体素质强、工作热情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生力量,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能有效结合本村实际,通过专有电话、专用电子邮箱、QQ联系群等广受青年喜爱的联系方式,畅通交流渠道,虚心听取广大青年对团活动的意见和要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加强团支部和普通团员的联系与互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计划,在寒暑假期间,深入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问答、文艺汇演、法制科普宣传以及新农民大讲堂等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切实发挥团组织预备军的作用,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青年,为党组织及时输送新鲜血液,改善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新党员发展断层的现象,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关连接】

    福建: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确保有序流动
    

    日前,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联合福建省公务员局等11个部门正式出台《关于切实做好2008年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期满有关工作的意见》……    

    http://www.54cunguan.net/news/chulu/201006/20293.html

    江苏丰县大学生村官真情助三夏

    6月20日上午,丰县大学生村官团委自发成立的“三夏”服务工作队,来到凤城镇和孙楼镇的田间地头,帮助困难群众抢收抢种,并带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http://www.54cunguan.net/jiangsu/fengcai/201006/2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