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建议

来源:人民网 作者:言恭达

自2008年中央作出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大学生“村官”工作受到大学生热忱响应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本该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但现在仅用近三年的时间,各地选聘的人数就达到了15.9万名,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随着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全面展开,一方面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村官”工作问题的显性化、复杂化:在职大学生“村官”如何培养、管理、使用?届满的又如何合理流动?在后大学生“村官”时代,全国如果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达到“一村二名”大学生“村官”),那么这项工程究竟应如何良性发展。

  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有:

  1、选拔标准欠妥。一是考察内容上重德轻才。即选拔大学生“村官”时往往偏重于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政治面貌、学习状况、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缺乏专业方面的考虑,使有些大学生感到“学非所用”,很难适应农村工作。二是选派标准的非本土化,即不限定申报者所学的专业,是否熟悉农村,有无组织管理才能的潜质等。由于选拔录用标准的宽泛化,致使一些并不熟悉农村、不适应农村管理工作或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村官”“英雄无用武之地”。

  2、自身角色认定偏离。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情形:有的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存在“过客”思想。以“局外人”的身份观望,充当“观察员”,看别人忙活,不主动承担工作;有的大学生“村官”存在“镀金”倾向,把“村官”当作是自己就业和考研的台阶,认为自己只要做“村官”期间不出事,服务期满就会得到相关的利益,只干对自己有利的事;有的大学生“村官”存在“怕事”心理。认为“村官”身份尴尬,自己是“客人”而不是“主人”,办事瞻前顾后,不敢主动介入;有的“村官”存在“自傲”心态,不尊重当地领导,瞧不起基层干部,做事眼高手低,不愿办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有的“村官”存在“熬时间”心理,认为熬过时间就走人,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些错误心态不仅影响了“村官”的形象.而且制约着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

  3、工作定位不清。选择了“村官”之路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是想在基层有一番作为的,但大学生“村官”身份尴尬,非官非民,一般在村里担任的都是助理这样的虚职。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的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他们不是公务员,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村官”,只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并没有多少实权,真正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支书或者村主任手里,任有豪情壮志、美好的设想要是得不到其他村干部的支持也无法展开工作。再加上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也根本不想让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的事务,所以,也就安排其做打字、写报告、作记录,送材料、收发报刊等琐碎之事。或被乡镇政府以各种各样的名义从村里“借用”出去,根本谈不上为村里发展有作为了。同时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对村里的工作环境、行为习惯、民风民情、人际关系等一无所知,难以融入农村“两委”工作,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工作有心无力,美好的理想只能止步于现实,导致失去信心。

  4、政策保障不力。既有政出多门,相互冲突;也有同一政策不同地区不同实施办法。如2009年江苏对自愿到苏北县级政府驻地以下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及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将由省级财政返还80%,其余20%由接收地县级财政返还。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满一年返还一次,有些地方是满三年全额返还。还有是返还人员界定不明朗,虽规定返还对象为不含在县级政府驻地基层单位工作的人员,但在城乡结合部社区工作是否在返还的范围呢?同时中央虽为大学生“村官”谋划了五条出路,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学则学,但缺少配合落实的机制和政策,实际操作性不强,缺少制度化的刚性规定。优惠政策力度也不够。大学生村官收入待遇多为补贴性质且数量有限,与当前大学生收入期望值差距很大; “公推公选”名额太少、公考太难、国考太玄(国家干部考试对“村官”基本没有优惠)。而优惠政策短期化,也不利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易助长急功近利的投机心理。

  5、出口流动不畅。许多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届满大学生“村官”,希望任职期满后国家能够给予一个固定且稳定的工作环境,认为政策引导他们来农村,就应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最好能把他们直接转成公务员或行政事业编制,或组织专门面对大学生“村官”的公务员考试,解决其未来出路,但实际的就业环境根本达不到。目前,大学生“村官”届满后面临问题是:继续留用,要面临身份界定和福利待遇提升问题;进企业,要面临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算的问题;进事业单位,又要面临如何适应那些专业性强的岗位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很难使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可持续发展。

  6、精神生活匮乏。在调研中有41.9%的人认为信息闭塞,6.5%的感觉到孤独,25.8%觉得生活单调。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状态,乃至整个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央提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我们建议:

  1、把好入口关。应根据农村需要设立对大学生“村官”的专业要求。应对报名的大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多种渠道把报名学生的想法摸透,性格搞清,看是否适合农村工作。对于拟选派“村官”进驻的村子也应摸清所需村干部数量和专业需求等情况,以便科学安排。

  2、健全保障机制。应采取多种渠道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跟踪培养。在思想上,应倾听想法;在生活上,应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在待遇上,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应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在工作上,应明确每一名“村官”由专人联系培养,帮助他们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3、建立科学稳定的制度,完善工作体制机制。要研究建立科学稳定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完善选拔机制、后续保障机制、激励引导机制等方面工作体制机制。政策应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留任。制订统一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细则》对他们考核。

  应将切实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安置问题作为此项工程的重要环节认真抓好。

  公务员招考可拿出一定名额专招届满大学生“村官”。为避免有的人下去只顾复习对工作却不上心,而埋头工作的人却由于顾不上复习考试吃亏的现象,应将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换算成一定分数,加到总分里。

  对自主创业的,在税费减免、项目用地、小额贷款等环节应有优惠。

  4、关注心理问题,丰富精神生活。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多进行关心和帮助,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尊重他们的意见,丰富文娱生活,拓宽村官们的信息渠道,多措并举让他们尽快度过“心理调适期”,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服务于基层。

给力大学生村官两会代表委员提案关注 http://www.54cunguan.net/news/cgnews/201103/2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