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打通优秀村官晋升乡镇领导干部通道
经过为期近半年的笔试、面试、考察等诸多环节的“激烈角逐”,33岁的贵州省大方县文阁乡太和村村支部书记肖静,从29人中脱颖而出,成功竞聘到大方县六龙镇政法委书记一职。
从一名“村官”直接跃升至国家公务员体系中的乡镇领导干部,这一步改革冲破了村干部们的“仕途天花板”,成为中共基层治理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跨越。
遍布中国大地的60多万个行政村是中共执政体系的“末端神经”,村官因此被喻作“基层的基石”和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村民们通过民主方式,“海选”村干部。村民委员会就是村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虽然“村官”是村民或基层党代表通过民主方式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但长期以来他们缺乏制度化的“向上流动渠道”,许多人只能一辈子呆在村子里。
近年来,中国各地开始尝试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新途径。依靠“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并把“三农”问题当作当前执政核心问题之一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部署高度重视。有人说,在今后中国的高级领导干部群体里,可能看到不少“村官”出身者的面孔。
中组部提出了“崇尚实干、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出台了一系列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的办法,一大批长期在基层辛苦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视野。
“看到公开选拔的公告,既有些意外,更觉得振奋,当了14年村干部,我对自己有信心。”已经走马上任4个多月的肖静,正在加快适应新的角色,却仍保持着“村官”本色。他说,现在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调解各种群众矛盾,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就是自己最大的财富。
肖静18岁高中毕业时,就因为“有文化、有知识”,获得了3000多名村民的信任,被选举为太和村村主任,2002年开始担任村支书一职。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这位年轻的村干部却在村里很有威信。
太和村曾是一个不通路、不通水,十分闭塞和贫困的村寨。面对重重大山阻隔,肖静一次又一次向上级争取项目,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修通了2.45公里的通村公路,解决了出行难题。封闭的山门打开了,肖静认定,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让群众尽快富裕。为了令群众信服,无论是发展养殖业,还是种植生姜、折耳根等特色蔬菜,他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己搞成功了,村民们就跟上了。
贵州毕节地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黄家忠说,由于村干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保障不够,许多农村优秀青年离乡背井在外务工,村支书老龄化现象严重,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需要破题。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50%以上,城乡差距是制约中国发展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从村干部中直接选拔优秀人才担任乡镇领导干部,贵州毕节地区在尝试。这让村干部们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也在有效改善中国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体系的结构。只要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50岁以下,担任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3年以上,都可以报名。
“关键还是考察基层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肖静说。在公开选拔竞聘过程中,他获得了笔试第二、面试第一,综合成绩第一的名次。选拔的每个环节,都公开接受监督。大方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黄家懿说,成绩都要通过当地电视台公布,并在乡镇政府和村里公示。
六龙镇党委副书记魏巍说,以前乡镇领导干部选拔的主要途径就是从本乡镇在职干部中选拔,或是从其他乡镇、县直机关等交流,这些干部虽然文化素质等相对较高,但对农村工作不一定很熟悉。现在的情况有了改变。
毕节地委组织部部长杨华昌说,基层群众利益诉求集中。加强建设村干部培养选拔链,不仅有利于夯实执政基础,更能吸引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到村干部岗位上工作。
大方县所在的毕节地区是中国唯一一个在极贫生态脆弱区创建的国家改革试验区,近几年,毕节地区采取下派、留任、公开选拔、交流任职等方式选拔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以来,下派450多名县乡干部、公开选拔481名大学生、48名在职工作人员、124名退休人员、109名返乡优秀农民工进入村班子。
为了提高村干部积极性,当地也逐渐提高村干部报酬,建立“基础报酬”+“绩效考核报酬”+“村集体经济收入提成”机制,全区村干部月平均报酬从2008年的300元提高到现在的800元左右。
杨华昌说,近两年,毕节地区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录用了38名乡镇公务员,并首次面向村支书、村主任公开选拔26人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任副科级领导干部。来源新华网)
- 重庆市从优秀村官中定向招录102名乡镇机关公务员 (2009-08-09)
- 北京新招1800多名公务员报名 当过村官算基层经历 (2009-09-23)
- 大学生村官论坛村官考公务员版块开通了 欢迎交流 (2009-09-25)
- 大学生村官考核合格 直接转公务员或事业的省一览 (2009-09-29)
- 大学生“村官”挤公务员独木桥 医保养老盼望落实 (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