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优势科技兴村大显身手
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牛鼻子”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意见”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个重要支撑,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2012年突出抓农业科技,抓住了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必将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会议强调,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务必集中力量、抓紧部署。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同时,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必须大力强化农技推广服务,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
科技进步,农业增效的“动力源”
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始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灌溉、良种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是一个重要特征。世界各国都把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战略举措。实践证明,农业要发展,必须与科技紧密结合,用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科技兴农政策的日益完善,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直接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历程,始终强调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在党的农业科技方针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粮食生产不断刷新纪录,取得了八年增,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27%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如杂交水稻等),农业科技在不少领域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明显加快,农业资源利用、生态防护、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开发成效显著。已培育成功高产、优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及新组合超过1万余个,促进了农业品种的更新换代,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超过15万项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国家星火计划的实施引入到广大农村,为推动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的台阶,肉、禽、蛋、奶、瓜、茶、果、蔬、水产等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现在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增长,“菜篮子”产品快速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体系,亟待跨越的“一道坎”
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着繁重的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科技制高点;要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问题;要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快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着力解决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要积极发展农机装备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对大学生村官而言,要在解决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多下功夫,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注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乡、村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精干、高效的公益性服务队伍。积极引导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形成农技推广的强大合力。加大基层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近年来国家组织实施了科技入户工作,要求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探索解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努力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辅导直接到人的目标。三是注意培养一批科技典型。用典型引路,强化“手把手、面对面”的科技服务,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