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人才依据
2008年3月,我国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截止2011年底,共有超13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而各地通过选聘上岗的大学生村官共15.9万名。据统计,包括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在内,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服务。
2008年5月5日,李源潮在回复李伟、戈新化、王红兵代表170名村官写给中组部的信时,阐述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长远战略意义。李源潮说,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第二,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需要培养大批经受过基层特别是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第三,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高校毕业生发挥表率作用。所以,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据相关统计,目前在任的大学生“村官”中,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占24.1%,其中担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人的占12.3%;截止2012年7月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有3万名大学生村官领办、参办致富项目2万多个,总投资60.8亿元,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6451个,为24.3万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2270名代表中,有4名是大学生村官。
“大家信任你,是因为你做了些事情”
出生于1988年的石磊200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经江苏省委组织部统一选聘,成为南京市栖霞区的大学生村官,现任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副主任兼西花村党总支书记。
“村官这条路,还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其他人可能一开始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觉得这个工作很一般,社会地位也不高,工作地点很偏僻,收入也不高,这样的工作有什么好呢?所以他们会觉得,一个清华毕业的大学生当村官,那是不能理解的。”谈到当初的选择,石磊说。
但通过几年的村官工作,石磊自己也重新认识了这个工作。石磊认为,村官是个很好的平台和舞台,它能让他在很年轻、工作资历较浅的时候,就通过选举成为书记、村主任。有了这些职权,他就可以带领村里的班子,和大家奋斗,创造更好的生活。
“我们的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在大的机关、大的企业工作固然也很好。而我们在村里去帮老百姓办个事情,跑个腿,去帮他服务,虽然事情可能也不大,但这些小事都能改变他们的生活。”石磊说。
石磊来到西花村以前,村里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石磊接手后,和村委班子一起努力,把村的西花物业公司从小做到大,员工从26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一两百人,在大幅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利润达到了一百多万。脑子灵活的石磊,利用南京开发区建设的机会,帮开发区做一些服务,承接一些业务,集体因此每年又能达到两百万元左右的收入。
对于村里的老百姓而言,这些成绩是实实在在的。西花村集体有了钱之后,石磊和他的班子便开始想办法增加村民的福利,减轻他们的生活成本。“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200元,每年体检一次,老百姓用水不花钱,有线电视费只交一半,村民办理合作医疗不用钱,村里全部支付。所以,西花村从来没有从老百姓手上收一分钱,生活成本能降低都给降低。”石磊对记者介绍说。
短短几年内,在村官职位上做出的成绩,让石磊感到满足。“这种满足主要来源于大家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很实在的,很多时候这是一种信任,你说的话,做的事,他都有一种信任。大家信任你,就是因为你做了这些事情。”石磊说。
事实上,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正是靠这种真诚的付出,让自己作为“外来者”在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的同时,逐渐取得信任,成为“自己人”。青海大学生村官师晓清说自己“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6年的村官生涯,师晓清先后更换了五个职位,哪里需要她,哪里就有她的身影。2012年4月,师晓清被派往卓扎滩村参与“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建设项目工作,虽然工作地点离家只有30多公里,但她的母亲一个月都没能见她一面。而她却放弃了休息日,没日没夜地投入工作,让任务按期完成。
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吃得了苦
“我认为关注人的生活和生存,是农村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做任何事,处理任何矛盾,推出任何措施,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只有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村官,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谈到自己的工作体会,石磊说。
江苏大学生村官龚成推广大棚种植的过程时,一直住在综合高效农业试点基地旁的一处简易房里,简易房条件很艰苦。“我在那里睡了三年多,直到今年才搬走。冬天睡觉的时候,雪水从屋顶漏下来,滴到眉心,大半夜的,人一下子就清醒了”。尽管一开始失败如影随形,但是龚成还是通过学习技术,掌握了大棚种植技术。龚成学习大棚技术的目的,就是带领给村民增收,他的这一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
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的大学生村官王蕾,任职四年以来,中秋国庆双节都未曾回家与家人团聚。今年10月4日央视网记者采访时,怀有六个月身孕的王蕾依然坚守在值班岗位上。在村部看门的刘大爷怕王蕾工作负荷重营养跟不上,专门把自家产的笨鸡蛋带给王蕾吃。“刘大爷对自家的鸡蛋视若珍宝,谁也不给也不卖,就让我吃” 王蕾幸福地告诉记者。这浓厚情谊的背后是,群众对村官的认可。
在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敖君到任前,内蒙古大杨树镇街西村十年来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村里的党员队伍面临断档。在敖君的发展和带动下,街西村的党建工作获得了旗委组织部和大杨树镇党委领导的大力支持,终于迎来了十年来的第一批新党员。这批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体现了党员先锋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帮助,在基层爆发出了惊人的活力,赢得了群众好评。
大学生村官,与乡村一道成长
十几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自愿到乡村去,是对乡村知识性领导人才匮乏的巨大弥补,同样,大学生下乡,不仅仅是对广大乡村的知识反哺,更是促进新时代人才全面发展的重大实践。这几十万活跃在乡村的青春身影,是对城乡发展鸿沟的强力弥合。非常现实的意义是,对于乡村而言,大学生村官能带来现代化的知识、新的思路和活力,一群对农村有热情、肯实干的年轻人,对农村社会潜在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相信,有了做村官的经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肯定会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眼光和思维,因为只有你真正了解过农民,才能知道农民需要什么,而你又能做些什么,而为老百姓做他们需要的事,是最重要的。”石磊说。
在石磊看来,单纯从农村的角度来思考大学生村官群体的意义,并不能全面地估量大学生村官的意义。石磊认为,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和累积的社会问题很多,年轻人的思想多元化、有活力,很多时候年轻人也很有想法的,但缺乏行动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但缺乏行动。“我们看到很多社会问题,我们很关切,但从关切到行动却很难,你觉得农民辛苦,但你为他做了什么?这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现在实现这种跨越的人还是很少的。”石磊说。
而大学生村官,正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平台。从校园到农村,放下书本拿起农具,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想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落差,大学生村官们用辛勤的奉献服务村民,并且将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视为个人价值实现的标志。
一位村民在谈到来村的大学生时说:“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大学生就了不得。”正是因为那些走到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们看到了村民们这样的需求,他们才能理解自己的知识对于农村有多么重要,才愿意将基层工作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重要部分。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