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当大学生村官:既要做实事还要敢闯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洁

学历最高——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是黑龙江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远东公司4个赴俄罗斯开发办主任中学历最高的;

  年龄最小——1981年出生,今年33岁,是4个开发办主任中年龄最小的;

  时间最短——2009年5月16日赴俄, 至今4年多,是开发办主任中赴俄时间最短的。

  他,就是赵音皓——普阳农场(宝泉岭管理局下辖)赴俄开发办主任、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夏列区拉兹列瓦村中国村村长。

  “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去”

  在宝泉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赵文彩的带领下,笔者一行20多人日前来到拉兹列瓦村普阳农场赴俄开发的居住地,看望慰问在这里种地的种植户们。

  说是居住地,其实就是俄罗斯的一个奶站,条件相当简陋。虽然是阴雨绵绵,道路泥泞,可是听说家乡人要来俄罗斯看望他们,20多个种植户早早就等候在外面,冒雨欢迎我们。

  早就听说赴俄开发的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眼前的一切还是让我们十分吃惊:地面潮湿,光线昏暗,即使是白天也要开着灯,否则屋内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赵音皓主任领着我们走进一条狭窄的走廊,左侧土墙上的“普阳作业区公示栏”八个大字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做一名有尊严的中国人”的喷绘条幅更是异常醒目,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走进种植户们居住的房间,电视里正播放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节目。赵音皓告诉我们,这里的文化生活很单调,看电视是大家工作之余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身在异国他乡,能收看到祖国的电视节目,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啊!

  说起赵音皓能够来到普阳农场,能够赴俄建设域外垦区,还真有很多故事。用赵音皓的话说,他和普阳有缘,和赴俄开发有缘。

  2006年4月,在沈阳农业大学读书的赵音皓即将结束4年的大学生活,恰逢宝泉岭管理局到学校招聘大学毕业生。在招聘会上,10多个农场一字排开,普阳农场的情况简介和招聘条件一下子吸引了赵音皓的目光,他立即把自己的简历递交到负责招聘的农场党委书记韩兆琪手里,表达了自己想去普阳农场工作的迫切愿望。

  韩兆琪看到赵音皓的简历上写的出生地是辽宁抚顺,赵音皓是个城市娃。韩兆琪坦诚地说:“我们普阳农场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你恐怕受不了那个罪、吃不了那个苦,来这里你可要提前想好了。要不你就先到农场看看,不行的话,你再回来。”

  虽然在城市里长大,但赵音皓却没有城市孩子的骄娇二气,生来有一种不服输、能吃苦的劲头。韩兆琪越是提醒他农场条件艰苦,赵音皓就越是想看看普阳农场有多艰苦、多偏远。

  “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去。”这是赵音皓到普阳农场后,在一次大学生座谈会上留给农场领导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一起来农场的10多个大学生中,赵音皓是第一个主动要求到作业区工作的。2007年春天,他先是在农场的第二大管理区——柳西管理区做助理;2008年3月,农场成立农业科技园区,园区主任点名要他去园区工作,于是他又来到了科技园区。2009年,农场赴俄开发办缺少一个俄语翻译,而赵音皓当时的女朋友于明珠正好懂俄语;赵音皓呢,经过3年在农场的锻炼和摔打——能吃苦、懂技术、讲政治、有上进心——干部群众对他一致好评。于是,农场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两人一同到赴俄开发办工作,赵音皓任开发办副主任,于明珠担任翻译。农场赴俄开发办的人员最大的有57岁,最小的也有40多岁,平均年龄50岁左右。两个年轻人的到来,犹如一股春风,给开发办带来了活力。

  2011年1月,赵音皓被提拔为普阳农场赴俄开发办主任。开始那几天,赵音皓是吃不下,也睡不着。农场党委把30多人的吃喝拉撒睡,1300多垧地的种、管、收、售,全部交给他,这是对他莫大的信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决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待。

  要真正做好服务,不仅要做实事,还要敢闯

  说起在俄罗斯当大学生村官的感受,赵音皓概括为两个字——“服务”。

  大到购买农机具、农药化肥、大田播种、大田管理、庄稼收割、粮食销售,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不管这么细,不行吗?还真不行。这一方面是因为种植户们在语言上与俄罗斯人沟通困难,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赵音皓要确保每一个人的人身安全。他的俄语也不是很好,好在有妻子于明珠在身边,帮了他很大的忙。

  他们居住的拉兹列瓦村距离比罗比詹市有100公里,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种植户们没有吃的了,他就开车去比罗比詹购买,回来后再分给大家。谁家机车的零件坏了,他得跑一趟;谁家的农药没了,他得跑一趟;谁家要是有个病有个痛的,他更是义不容辞,有时是连夜出车。种植户黄鲁汉说:“赵主任就是我们的服务员,随叫随到,有时经常是不叫也到,而且从无怨言。”

  2011年7月的一个晚上,种植户梁爱民腰病突然发作,疼痛难忍。虽然已是晚上8点钟了,赵音皓听说后,二话不说,立即发动车子,拉上梁爱民直奔40公里外的夏列区医院,使梁爱民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梁爱民说起这件事还是充满感激。

  去年10月的一天,种植户姜春东在收割大豆时,一粒草籽不慎落入眼内,疼痛难忍。赵音皓立即拉上姜春东赶往夏列区医院,很快清理出了草籽。

  赵音皓为这个有8个家庭农场、30多人的大家庭搞好服务,不仅体现在办实事上,还体现在对新生事物的敢试、敢闯。

  2012年,从5月初开始,一直到7月中旬,连续下了70多天的雨。眼看着大豆地里的杂草疯长,机车却下不了地,无法喷药灭草,大家急得团团转。怎么办?草荒控制不住,种植户的收成就要打折扣。

  草荒不等人。开发办几经周折,终于与哈巴罗夫斯克某航化公司取得联系,成功地用飞机实施喷药灭草,及时控制了草荒。这一年,大豆长势喜人,获得了大丰收。

  俄罗斯对环保的要求非常高,严禁使用国内高浓度的农药。可是俄罗斯的农药效果怎么样、好不好使,大家心里没有底。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俄罗斯农药的性能,以便进一步推广,在大家不敢用、不愿用的情况下,作为主任的赵音皓就先试,先用。用赵音皓的话说,就是“做给大家看,领着大家干”。由于俄罗斯的一些农药效果不佳,控制不住草荒, 光是农药,赵音皓就赔进去3万多元。值得吗?“值!”赵音皓说,“通过实验,让大家知道了什么农药好使,什么农药不好使,给大家趟出了一条路子”。

  只有公开了、公示了,大家伙儿心里亮堂了,才能没有怨言,没有怨气

  要想赢得大家的信任,公开是必不可少的。

  在居住区走廊的显著位置,张贴着公示栏。赵音皓说,他既是主任,又是会计,从家庭农场往来明细账,到管理费、农资、作业费指导价,从管理制度、公司制度、作业区规章、俄罗斯法规,到各个家庭农场的水费、电费,大大小小,林林总总,都要公示,都要公开。

  赵音皓说,只有公开了、公示了,大家伙儿心里亮堂了,才能没有怨言、没有怨气。只有大家心气顺了,才能干劲足,才能干好工作。

  其实,和咱们自家人打交道很容易。有老队长发挥示范作用,有技术能手发挥领跑作用,像种植户王义坚,一个春天播了240垧大豆,连俄罗斯人都竖大拇指,佩服得不得了。让赵音皓头疼的是和俄罗斯当地人协调关系。

  一次,一个值班的种植户没有关好院门,狗跑出去把俄罗斯人家的鸡吃了一只。鸡主人不依不饶,非要开发办赔偿。赔多少?5000卢布,合人民币1000多块。不赔不行?“当然不行,弄不好就是国际争端。”赵音皓说。

  还有一次,俄罗斯人的牛跑进咱们的院子,把黄豆吃了,把苫布给踩烂了,你让人家赔,人家就不赔,你一点儿招都没有。

  这还不算,最让赵音皓头疼的是俄罗斯当地一些部门的办事效率。人们常说,大块头有大智慧。这话用在赵音皓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一米八的个头,近200斤的体重,很敦实,也很实在。虽然开发办的事情千头万绪,很多很杂,但他总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困难的事情轻松化,工作起来游刃有余,深得开发办种植户们的认可和信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大家的认可,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到了俄罗斯以后,不断给自己充电,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俄罗斯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看赵音皓说起开发办的事情,一副很轻松的样子,这其中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付出,只有他自己知道。

  问起这位大学生村官今后的打算,赵音皓说:“就是要尽可能多地种一些地,今年争取达到1600垧,多打粮、打好粮,为建设域外垦区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