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要良性发展莫恶性循环
随着大学生村官选聘年头的增加,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人数越来越多,学历越来越高,但是能做事的大学生村官却越来越少。
应该说目前大学生村官的门槛比以前高了不少。2008年时,在大部分省市,只需要高校推荐就可以当大学生村官,而现在都要通过严格的选聘考试。之前大学生村官中专科生的比例很高,而现在很多省份将专科生的比例控制在了10%以内,硕士村官、甚至是博士村官也大有人在。
能做事的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少,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一些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有关。截至目前,中央有关部门下发了多个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以及出路等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只是规定了大方向。各地又依据中央文件要求出台了自己的管理办法,各地办法都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
有些地方为大学生村官创造了很好的工作氛围,让大家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不仅在上任前进行系统的培训,上任后又出台各种政策,提高村官的待遇,努力为村官的发展创造条件,对他们的各种想法予以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打破农村固有的传统发展模式,寻求农村新的发展方向。平时则对大学生村官严格考核,大胆提拔干得好的大学生村官,让大家觉得干村官有奔头、有想头、有盼头。正是有了这样的工作环境,期满后除了考取公务员或者到事业单位工作外,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把自己的事业扎根到了基层,成为创业富民的领头人。
也有些地方,大学生村官根本没机会下到村,一上任就被借调到乡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临时工。对于这些待遇低、学历高、还相对稳定的“临时工”,乡镇自然喜欢,但这种只借不还的做法使大学生丧失了真正成为一名村官的机会。有些地方的村官管理部门觉得农村情况相对复杂,大学生下到农村容易“惹事”,管理难度大,统一借调到乡镇便于管理。有些地方对于村官的考核形同虚设,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是干与不干一个样,个别地方还出现了在任大学生村官同时在市区打工的情况。
有些地方对于村官工作是一种不求做事、但求不出事的态度。他们认为不出事就是最大的成绩,不需要村官去搞什么项目,创什么业,那些都会被视为不安分。大学生村官早点考走转岗才是正道,最终使大学生村官的五条出路几乎变成了一条。由于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也把当村官当成了进入体制内的跳板,有了这种想法,自然就会变得很“安分”了。
大部分村官期满后都会选择进入体制内,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大学生村官这一平台不应成为批量生产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干部的机器,而应该成为锻炼人才、发现人才的舞台。报考村官的大学生中不乏热血青年,他们有想法,有能力,有拼劲,但真正当上了村官,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干事创业环境的引导,他们的热情慢慢地冷却下来,之前的很多想法也随之烟消云散。在这些地方,大学生村官工作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地方不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干不好,工作越干不好,地方越不重视。
大学生村官工作需要良性发展,应尽量避免上述恶性循环的产生,这需要地方大学生村官管理部门与大学生村官的共同努力。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