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世界语平台对接大学生创业与精准扶贫
厦门世界语学会和黄石市世界语协会抢抓机遇,敢于创新,积极与阳新县委县政府合作,通过“公益联合、创客孵化、山海联动”等模式,探索建立了精准扶贫新路径。以精准扶贫、全面脱贫为目标,以企业家公益事业为起点,以贫困山区的农产品为对象,以大学生就业为依托,运用互联网+思维,把精准扶贫重点村打造成农村脱贫孵化器,培育更多的大学生创客,拓宽施展舞台,服务精准扶贫,推动农村发展。工作原则坚持创客培育原则,建成人才孵化基地。通过引进大学生就业,扩大个人才华施展空间,培育大学生创业舞台,把精准扶贫建成大学生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培养一批批创客。
另外,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务院宣布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从2014至2017年间将会扶持80万以上大学生创业。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开放的环境和机会让大学生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而且方式也越来越多。
“能不能在农村脱贫和大学生创业之间,找到一种新的途径或者模式,实现双向双赢呢?” 厦门世界语学会副秘书长邓小忠很早就关注到这个问题,2015年12月20日,邓小忠和黄石世界语协会会长胡凤生相约一道,并组织湖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一起赶赴湖北阳新县,用世界语长期坚持的公益理念,为大学生创业和山区脱贫探寻出路。
“让大学生用互联网,把我们山区的天然绿色无公害的土特产卖到外面去,既解决了大学生创业问题,又解决了山区脱贫的问题,这就好像是过去那种一对一帮扶的路子,只不过这次是世界语公益牵头,让大学生和农民实现精准对接,太神奇了!”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蔡克智说到这次邓小忠和胡凤声组织的活动赞不绝口。
据了解,蔡克智是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 他所在的湖北阳新县枫林镇伍合村共有2508人,村里虽然有天然无公害的土鸡蛋、土鸭蛋、蜂蜜、油面等经济价值很好的特产,但苦于村民们没有互联网营销的意识和技术,无法实现经济价值转换,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并实现脱贫。
“按理说,大学生村官应该身先士卒为脱贫出谋划策,但实际情况是每天他们的事务都很多,精力有限,要想帮助全村农民脱贫,虽有那份心也愿出那份力,但压力不小。” 蔡克智说,“现在人们都追求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安全放心,我们村里的土鸡蛋、土鸭蛋、蜂蜜就好比是宝贝,可村民们没有销路,眼睁睁的守着宝贝脱不了穷,干着急!”
针对这种情况,厦门世界语学会副秘书长邓小忠和黄石世界语协会会长胡凤声牵头,通过社会团体的力量,组织湖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和湖北阳新县枫林镇伍合村的农民实现精准对接,由大学生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助理,将农民家里的土鸡蛋、土鸭蛋、蜂蜜、油面等土特产,通过互联网微商的形式,销售到其他省份及沿海地区,使土特产完成实物-价值的转化,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最终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
由世界语组织牵头,通过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微商的形式帮助山村农民销售土特产,这种公益性质的运作模式具有非常良好的社会效应。世界语1887年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创立,是以“平等、中立、和平”为宗旨的国际辅助语,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使用者,而各地的世界语协会在催生世界语经济、打造世界语特色文化、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世界语载之以经济之道,融入和服务经济发展,才能体现出最大价值”思想的指引下,厦门世界语学会副秘书长邓小忠介绍:“这次厦门世界语学会和黄石世界语协会的横向山海合作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采用公益模式,推动大学生创业和山区脱贫两大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打通两边的连接,让大学生和土特产的两方优势实现互补,达到精准助学、精准扶贫的目的,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社会团体和企业的责任,我们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富有实效。”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