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八年坚守只为当好一名“猪倌”
2008年,从浙江海洋学院毕业的张利华,毅然选择了考“大学生村官”,父母不理解:别人为了走出农村去读大学,自己的儿子反倒读完书回来工作。没多久,令他家人更不理解的是他想创业养猪。
张利华的父亲张胜军是村里的养猪户,农村里经常有句话“读不好书长大了养猪去”。因此,父亲宁愿自己吃苦,守着他的20多头母猪,也不让儿子沾着猪圈里的呛鼻气味。但拗不过张利华的坚持与执着,张胜军只好支持他,并扔给他一句话:“要干就干出个样来!”
没有让父母失望,张利华的确用他的知识和才干,干出了“样子”。2012年,他创办了兰鑫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并带动了一批农户致富。从最初只有20多头母猪,发展到近200头母猪。粗略统计,2015年张利华养的猪出栏2000多头,年销售收入达450多万元,纯利润20多万元。
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成立公司前,他见识过“猪蓝耳病”,一下子死了50多头,损失10多万元;也见识过猪价狂跌,猪价变成“白菜价”。他心里明白,要做好创业并不简单,除了防疫情,养猪的风险点还有市场。
每天,张利华都会关注猪价行情,还自我总结出一套“玉米指数”。他解释:“猪饲料以玉米为主,如果玉米价格上涨,说明养猪的人多,猪价就会跌,用了很多次都挺准的。”除了观察猪饲料的原料价格,张利华还会看一些养殖上市公司的财报和业绩,来准确把握行情。
“父亲这一辈人靠的是经验,我们大学生养猪靠的是信息和知识。”张利华说,今年是最好的“猪周期”,近期刚卖掉5头生猪,收入13553元,这其中卖高卖低很有讲究。
除了学习养殖经验和抓取市场行情,升级猪场、建沼气池、规划生态农田等他都要亲力亲为,他一手建立起自己的养猪生态系统。
在一片“一个小年轻,能把猪养好吗?”的质疑声中,张利华确实当“猪倌”当得越来越有模有样:猪场生产的沼气供100多户农户免费使用;不远处的枇杷园都用着他的生态肥,提高了产量;张利华“流转”20多亩土地,让勤俭村40多户农户坐在家里赚钱,每亩地年租金收入约700多元。
慢慢地,创业养猪让他在农村生了根,但他也曾今有过动摇。他是当地招入的第二批村官,和他一批甚至比他晚进的村官,多是考上公务员或是回城就业,看着自己曾今一起“回归”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一个个离开,心里也产生疑惑:是走还是留?
他看着自己养猪事业越来越有声色,他决定坚持做好他的“村官”和“猪倌”。 这一坚持就是8年,现已34岁的张利华笑称,“现在大家还喊我大学生村官,感觉都把我叫年轻了。”
“这几年,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少,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兰溪市女埠街道组织委员陈燕感叹,像张利华这样一边坚持干村官,一边创业的更少。
每一天,张利华都很忙碌。走在路上,这个皮肤黝黑、带着农村人特有质朴的“老村官”,不时和过往村民打着招呼。近期,他引进了10头“金华两头乌”,想做土猪的高端路线,让养猪也搭上“互联网+”,做农村电商。张利华说:“大学生有知识,接受新事物快,只要放下架子,在农村一样能成就事业。”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