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村官”:把“成长”变为“成才”

来源: 中国网 作者:潘书培 通讯员 李坤良
  自从启动了大学生村官招录计划以来,全国各地的村(社区)都曾招录过大学生村官,这支年轻队伍的到来,为基层做了不少好事,为群众实现了很多心愿,迎得了基层干部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是因为大学生村官身份的特殊性,他们不像乡镇干部有名正言顺的编制,也不像当地干部那样与本地有“血缘”关系,只要群众基础好,可以在村上工作一辈子。这些客观因素,预示了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后就要面临新的岗位选择,也就是要想不被社会淘汰,除了能成长更需要能成才。
 
  大学生村官要想成才,一个是自身要努力,一个是组织要多加关怀。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大学生村官从大学的象牙塔出来,学到了不少理论知识,也许那些知识与现在的工作根本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也要更加珍惜自己的所学所得,坚持长期学习,学习了农村的法律法规,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及文件精神,也要经常性温习原来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同时组织上要多措并举,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对大学生村官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尽快成才。
 
  生活上关心,对大学生村官的衣食住行给予照顾,可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解决。为村官搭建交流平台,使队伍成员之间能随时保持联系,共同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工作思路。各地区可以在上级部门对村官优惠照顾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给予出台扶持政策,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资金和企业家帮扶基金,鼓励大学生村官大胆创业。在晋升选拔方面,要加大大学生村官的定向招考力度,为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和事业编制畅通渠道,解决事业后顾之忧。
 
  工作中要有目的有意向性的安排大学生村官到多个岗位上锻炼,可以结合各自特长,安排到矛盾纠纷调解、信访化解、突发应急救灾等急难险重的岗位上,或者抽调到乡镇民政、社保、林业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部门熟悉业务,培养写作能力、应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大学生村官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使命,一般任期为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除了年龄的不断增长,更要让其不断增智慧、增长见识、增长阅历,让大学生村官变“成长”为“成才”,使这个群体成为建设党的事业、为民谋福祉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