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张媛自述与远程教育的不解之缘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高发强
    编者按 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要求,贵州省从2006年起全面推行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工程包括4项内容:一是选聘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工作(选聘生);二是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和村支两委干部进行提升学历教育;三是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乡镇挂职、帮助工作;四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开展就业见习。

  贵州省计划用5年时间,使全省2万多个行政村村村有大学生驻村工作。至2007年底,贵州省已先后两期选派选聘生进村(社区)工作,选派人数已达3500人。选聘生到基层后,广泛参加了农村社会经济普查、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等中心工作任务,并在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选聘生们还广泛参与了当地的教育、卫生、计生、农技推广、村办企业等多项工作,对服务地信息网络建设、办公现代化、远程教育等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选聘生在积极工作、参与基层社会事务中,还将先进的文化、理念带到了基层,对改变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贵州省9个市、州、地均已全面展开选聘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工作。

  走出大学校园,走进偏远农村——这样的经历可能不是人人都有,而我却有幸走出校门就当起了“村官”。

  2007年初,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

  刚上任,我就与远程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根据组织安排,我被分配到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下堰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同时,协助镇远教办指导各村远教工作的开展。下堰村远程教育接收站是一个星级站点,工作标准要求高,培训任务十分繁重。对于我这样一个刚踏出“校门”就进入“远教门”的新手来说,远程教育工作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上班第一天,我就一直在思考:无法想像在贫困落后的山区实施远程教育,是怎么样的情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农民长期得实惠”?我的工作该从哪里着手?

  沉下去,了解情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开展工作。我首先是用最快的时间跟随分管远程教育工作的镇领导及镇远教办负责人到各个站点了解基本情况,通过几天的调查,大体上了解了全镇远程教育的整体情况:全镇辖8个行政村,共8个农村党支部,现已建成远教站点8个。其中,青山村被评定为五星级站点,高坡村和果园村被评定为四星级站点。我还利用空余时间翻阅远程教育方面的文件和镇远程教育实施情况,将有关远程教育的网站添加到我的收藏夹里,以便更快地查询资料。

  摸底细,推进工作

  了解了最基本的情况后,接下来就是逐步推进工作了。针对下堰村站点操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课件资源利用效果差的问题,组织上明确我兼任了该村远教专职管理员:每天坚持开机下载课件,每周保证站点对外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每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3次以上。从课件实用性出发,及时掌握党员群众学习需求,加强收集与整理;针对一些种植养殖大户,及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课件;联系任职村周边的3至5个站点的远教专职人员,大家共同交流、互通信息。就这样,在最初的一个月里,我白天逐一对远教站点进行排查,确保设备零故障运转,加强与站点人员了解沟通;晚上加强远教业务学习,进行充电。

  用知识,提升效果

  针对部分站点重“学”不重“用”,难以转化吸收课件所承载的技术信息等问题,通过互联网,我和几位远教专职人员共同收集课件,丰富教学资源,力争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技术咨询和市场信息;并充分利用综合信息网络平台,把本地招商、农产品销售以及鲜花销售等信息发布到网上,让农民群众直接体会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好处,逐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找突破,创新方法

  干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我觉得现在的村民都意识到远程教育的好处,但大部分村民还是没有通过实践获得收益的亲身经历。于是,我很快想到了“树典型”这个方法。召集部分村民们到养花大户家中看他如何通过网络购买种球、如何学习给花除虫、如何销售、如何发布广告……让大家切身感受到远程教育是如何让农民得到实惠的。用自己身边的人做典型,很有效地激发了村民们求知致富的热情。

  走出来,展示成效

  我一直有个理念:干工作,不仅仅是要埋头苦干,更要从工作中走出来,把视野放宽一些。在担任“村官”的这段时间里面,我还担任了“解说员”这个特殊的任务,无论是中央领导视察工作还是其他省市的同行参观学习,我都为他们一一解说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在我们这里开展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我愿意向大家展示我们取得的成效,因为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农村,要想真正致富,不仅仅是我们村两委带好头、努力干的问题,还一定要树立走出去求发展的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我们村民观念的更新,感受到我们村两委的工作初衷,感受到我们村寨的进步。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当“村官”,会干远教。而在一年中,我渐渐适应了农村的生活,也逐步投入到了工作中,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深深被他们的朴实和热情所感动。对于我来讲,这一年的经历是一笔宝贵财富,不管今后的人生路途上有多少困难,它都将激励着我一如既往、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