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农门”种希望----记东升镇大学生村官卢奇

来源:南充日报 作者:彭杰

 

  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国农业大学等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于4月18日至19日在河南省漯河市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30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论坛。营山县大学生村官、东升镇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卢奇应邀参加论坛,并交流了当村官的经验与体会。

  6月11日,笔者来到东升镇高峰村,听卢奇讲述当村官的故事。

  大学生回跳“农门”当村官

  1986年卢奇出生于东升镇锁水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农村长大的他,不仅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而且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父母对他严格要求,希望他好好读书,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2004年,卢奇考上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上大学后,他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2007年7月,卢奇毕业。由于综合素质高,校团委推荐他到与该校联合办学的香港利奥集团从事管理工作,月薪2500元以上。

  就在这时,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启动,卢奇准备回到营山报名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父母,首先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我们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眼看脱了‘农皮’,如今却又要回来当村干部与农民打交道。留在城里无论如何比回农村强多了!”好在从事村妇女工作10多年的母亲理解儿子,并主动当起了说客,帮助儿子给父亲做思想工作,解开了心头的“疙瘩”。

  得到家人的理解,卢奇全力以赴积极备考,并顺利通过了省上统一考试。2007年9月,他担任了东升镇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开始了自己的“村官”生涯。每当别人问他为何要回跳“农门”时,他的回答很简单:“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我就是农村人,就应该建设新农村。”

  带头示范,烂泥沟变成葡萄沟

  笔者来到东升镇高峰村,一眼望不到头的葡萄地里,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一位戴着眼镜、显得文静的小伙子正在给葡萄套袋,动作很娴熟。这位小伙子就是卢奇。  

 

  高峰村有种植葡萄的传统,但一直小打小闹。卢奇走马上任后,经过深入调研,整理出近万字的调研报告。随后到农技部门咨询,并请回就读西南大学化学系的同学检测土壤,得出结论:该村适合种植葡萄。“村民习惯挣点现钱,不愿自己投资发展产业。作为大学生村官,就要在观念上引导农民,在技术上指导农民,说得好不如干出样子来。”卢奇认为。他说干就干。经镇、村协调,共承包土地13.2亩种植葡萄。为解决资金难题,镇领导帮助协调贷款1.3万元,同时给了一笔帮扶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他选择了新品种“藤稔”葡萄作为主打品种。2008年春季,他和雇请的5名村民,花了近1个月时间,除草整地、栽植果苗、浇水施肥,葡萄园初具规模。在技术上,他买回大量的葡萄种植技术方面的书籍,没日没夜地“啃”书本,并拜段斌、黄奉云两位葡萄种植专家为师,逐步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卢奇在葡萄苗间隙种植豇豆、花生、大蒜等作物,当年收入6000多元。

  “去年夏天,我每天起早贪黑在葡萄园里忙碌,握镰刀、锄头的手被打起血泡,人累得又黑又瘦。背喷雾器喷洒除草剂,汗水就要浸透了衣衫。”谈起创业的艰辛,卢奇记忆犹新。他的同学周成辉、卢涛被其创业精神所感动,都主动分别借给他5000元支持创业。卢奇感到最欣慰的是功夫没有白费,没辜负大家的希望,葡萄长势喜人,今年有一半葡萄树挂果。

  “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原来比较固执的农户纷纷“跟脚”,卢奇毫无保留地把掌握的葡萄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如今全村规模种植葡萄600多亩,昔日的烂泥沟变成了葡萄沟。

  关心疾苦,件件实事暖民心

  到村任职后,卢奇用了1个月时间了解情况,足迹遍布高峰村12个组的大多数农户,了解了全村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村民贫困的原因,对农民的观念有了一定的知晓。他对全村27户贫困户的贫困原因作了深刻剖析,拿出扶贫计划。高峰村三组罗时兴,家有6人,妻子多病,只有2个劳动力。针对这种情况,卢奇帮助他家购买了两头母牛饲养,一方面母牛繁育下崽,另一方面帮他联系犁田生意,逐步实现了脱贫。高峰村八组杨素群,家有4人,仅有1个劳动力,卢奇帮助他家发展小家禽饲养,逐步摘掉了“穷帽”。近两年来,卢奇先后帮助了12户贫困户找到了致富门路。

  村里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留守学生。“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也关系着高峰村的未来。”卢奇主动与郑博、杨伟佳等6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给他们提供本子、笔等学习用品,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传授读书方法,补习功课。既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认识问题,又提高学习兴趣。

  2009年春节前夕,卢奇了解到高峰村三组刘国平、六组向素清、十组刘兴贵等农户,家庭因年老多病、缺劳力和有残疾人导致家庭贫寒。为帮助他们过上愉快的春节,卢奇自掏腰包700多元,买来食用油、大米、毛毯等物资送到他们家中。“这个大学生村官真是好样的。”村民们相互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