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贴心人 记大通县利顺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常秀娟
2003年,常秀娟毕业于青海大学,由于就业困难,她一直在大通县机关打工。2006年底,为解决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准备选派31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服务,常秀娟得知这一消息后便主动报了名,当年11月到青山乡,就任利顺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成为全县31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
对从小生活在城镇的常秀娟来说,农村生活是陌生的,吃水要从井里打,晚上出门要打手电,单就生炉子点火就让她学了好一阵子。但她没有退缩,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工作。利顺村地处半浅山半脑山地区,有269户1185口人,马铃薯和油菜是这里的“当家”作物,但收成全靠天气,因而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们要照顾庄稼和家畜,还给孙子们做饭,家务负担十分繁重。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常秀娟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在村里办个企业,让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妇女们在家门口打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这岂不是件好事吗?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于是她利用同学和亲戚的关系,找到了西宁市一家藏毯厂,经过多次磋商、谈判、考察,这家企业同意在利顺村办个藏毯加工车间。村里划拨了土地,立项、规划工作已经完成,今年开春就要动工。春节前,打工归来的妇女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兴奋地说,大学生“村官”真有办法,实现了我们多年想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愿望。
2007年,新农村建设在利顺村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常秀娟协助村委会和党支部,在全村进行宣传、动员,她挨家挨户地走访村民,谁家有困难,谁家需要帮助,她都记在厚厚的工作日志中。她看到许多群众上县城购物不方便,她就利用每周回家的机会,帮群众购买急需的生活日用品,每次回到村里,她手里总是大包小包一大堆。村里要进行道路规划和旧房改造,常秀娟恰好学的是城市规划专业,她便给村委会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村委会主任说,让学城市规划的大学生规划新农村建设,我们村的建设水平和档次没得说。
除了村里的日常工作,常秀娟还承担了村办小学英语和语文的教学工作,这也是村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常秀娟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她拿出大学里的课本,买来辅导教材,一边为自己“充电”,一边为学生们授课,一段时间后,她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深得师生们的好评。去年底,常秀娟被村党支部发展为预备党员。在党支部大会上,她说,农村工作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只要农民需要,我就要坚持不懈地为农民服务。
- 探访京郊大学生“村官”(上) (2007-08-18)
- 许福卿:扎根基层40年的“大学生村官” (2007-08-18)
- 两位大学生的村官生活 (2007-08-18)
- 徐州大学生:当村官,从学种地起步 (2007-08-18)
- 襄垣县侯堡镇西周村村官付双燕 (200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