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投身农村服务“三农”在农村成长成才
”4月1日举行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上,几位在新农村建设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村官”表达了这样的共同心愿。当代青年学子正在以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投身农村,建设家乡。
无怨无悔坚定选择“村官”路
2007年大学毕业时,戈新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应聘到大城市对口单位就业,二是继续留在南京考研深造。当得知江苏省委、省政府准备选派千名大学生到苏北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决策后,他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决定:到农村去。
对他的选择,家人邻居都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跳出了农门,再回到农村,这大学不是白上了吗?戈新化给家人讲述了自己关于鸡和凤凰的想法:“我考上了大学,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但为什么凤凰飞出了那么多,鸡窝还是鸡窝,而没变成凤凰窝呢?关键是农村缺乏人才。如果我们这些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再回到农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给乡亲们一些帮助,给农村发展添一点活力,我们农村的落后面貌何时才能得以改变?”
戈新化说服了家人,到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三棵树乡杨楼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一到杨楼,他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经常到田间地头,和村民们一起席地而坐,促膝谈心。农民看到的不是一个整天端着架子、卖弄学问的洋秀才,而是一个和他们一样朴实、敦厚的土“村官”
,有什么掏心窝子的话都愿意和他讲,戈新化逐渐成了农民的“自家人”。经过半年时间,戈新化在村干部换届选举中,当选杨楼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戈新化到农村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而余黎则是不顾父母的失望和女朋友的强烈反对,大学毕业后,从一家公司总经理助理的位置上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回到家乡从村支部副书记干起,8年的时间成长为四川省剑阁县下寺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挑起了全县唯一的工业园区建设的重任,今年上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引进了4个企业入驻园区。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为什么不用所学的知识为乡亲们做一点事情呢?”余黎说,“‘村官’虽小,‘村官’干的事也很简单和平凡,但只要把这些事情干好了,也就不简单不平凡了。”
从农民需要出发从小事做起
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的王丽娜,在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二条街村任“村官”期间,帮助村民建起了种植草莓的温室大棚。图为喜获丰收后,王丽娜回到母校卖草莓。 (资料图片)
2006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的王丽娜,现任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二条街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让大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是她到村后一直思索的问题。
2006年5月,王丽娜在村委会上提出发展反季节果蔬,种植有机草莓的建议,得到村干部的认可。她起草了“温室草莓园区项目申请书”,成功地申请到市发改委150万元的发展基金,在村里建成了占地120亩,有69栋温室大棚的草莓园区。
在草莓种植喜获丰收之后,王丽娜又利用市场营销课程所学知识,实施营销策略,首先注册有机商标,打出品牌,然后进行包装,采取礼品装、精品装、特色装,还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帮助村民销售,到市区跑超市建立销售网点。
村里草莓始终供不应求,棚均年收益3万多元。在2007年举行的“中国第一届草莓文化节”上,二条街村种植的有机草莓荣获了一等奖,并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荣誉称号。
和王丽娜相比,毕业于大同大学的荣莲花在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头两个月里,就是做一些整理文件、打水扫地的事情,她很苦闷。村里的老支书对她说,既然回来了,就不要再犹豫、难过了,要把小事做好,才能担当大任。老支书的话让荣莲花第一次认识到,要做好农村工作首先必须融入农民当中。
她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群众,虚心向村干部请教。在村里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温室蔬菜大棚和沼气发酵池出现问题的时候,荣莲花查资料、跑乡镇、走县城,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及时为村民讲解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和沼气使用技术,调动村民搞起了规模化蔬菜大棚种植和全村的沼气推广,使村民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们感激地说,现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荣莲花感慨地说,为老百姓提供科学技术知识,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却极大地增强了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可见农村的天地广阔,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会大有作为。2007年年底,荣莲花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她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把青春才华奉献农村
参加座谈会的北京大学学生杨顺祥今年面临毕业,在毕业前夕,她决定走向基层,到农村做一名大学生“村官”。杨顺祥来自云南丽江,她亲身经历过农村的生活,那里的乡亲们大多靠种粮食勉强维持生计,尽管近几年农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和城市相比依旧单调。
回忆往事,杨顺祥激动地说,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大学生,也许吃的苦不够多,也许缺少历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但是我们有热情到最基层的农村,去磨炼我们的心性,锻炼我们的能力,去了解和体会占国家60%的庞大人口的真实情况和需要。
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魏华伟,曾以河南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大学,如今要毕业了,得知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选聘高校毕业生前往农村任职的计划时,他心动了,但又一想,来自农村的他,背负着父母亲人对他出人头地的殷切希望,现在却要放弃名利诱惑回到农村,这是否是最佳选择呢?
清华法学院党委书记李树勤在得知魏华伟为是否申请“做村官”而有些犹豫不决后,多次找他谈话沟通,李树勤鼓励魏华伟说,无论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选择比较艰苦、人才也相对缺少的地区去工作,将更容易得到锻炼和提高,回到最需要知法、懂法、守法,最需用法律维护农民权益的地方去,这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个人都十分有意义的选择。
通过与多位老师的深入谈心和反复思考,魏华伟下定了做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决心。“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注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个体对于群体、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魏华伟说,“我不想一个人‘走出农村’,我的理想是要通过全心的付出来‘改变农村’。”
- 探访京郊大学生“村官”(上) (2007-08-18)
- 许福卿:扎根基层40年的“大学生村官” (2007-08-18)
- 两位大学生的村官生活 (2007-08-18)
- 徐州大学生:当村官,从学种地起步 (2007-08-18)
- 襄垣县侯堡镇西周村村官付双燕 (200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