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写在农村大地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mengzhao…


大学生指导农民提高养羊技术。 记者 张海峰 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召唤有学识、有激情、有活力的年轻人。为此,从今年开始,我国将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去任职。

  把“青春”写在农村大地上,也有别样的精彩。记者发现,近年来,上海郊区已吸引了一群群年轻人,他们有的直接从高校回到了农村地区的家乡,开展各类创业;有的本已在城里当了多年干部,如今带着宝贵经验开始“反哺”农村;有的原来并不熟悉沪郊农村,但因为看到农村的渴求和现代农业的前景,于是带着资本和智慧“投资”来了……他们,正在“下乡”道路上唱响自己的青春之歌。

  “新”书记,新在哪里

  “现在,许多村民看见我,都不叫施书记,而改叫‘新书记’了。”施俊笑着对记者说。记者经过确认,才知道是新旧的“新”。

  施俊今年32岁,原来在崇明县文广局当科长,但从去年9月起,他成了庙镇庙港村的村支书。据了解,在崇明县组织部门的号召下,全县共有28名年轻的机关干部主动下乡,到各经济薄弱村一本正经地当起了“一把手”村官,而且没有固定期限。

  施俊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崇明人,当年在大学里学的是热门的电子专业,他本可以在市区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因为看好家乡的发展前景,他回到了崇明。如今,他的身份更是彻底地从一名机关干部转变成了一名农村干部。庙港村是有名的经济薄弱村,前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3800元。如何使村级经济有起色?如何让1400名村民心悦诚服?施俊坦言,刚上任时,自己压力很大。

  原先,庙港村有一位51岁的“老”书记。在新老交接之际,老书记曾对这位“新”书记半信半疑:他肯不肯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他有没有能力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但施俊用行动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去年临近春节,村里开始发放困难户补助。于是,施俊马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46名代表投票产生了困难户补助草案,并有效整合各种补助。虽然坚信自己“公开、公正”了,但他仍不能肯定村民会100%赞成。当时,正是大雪纷飞,为了得到村民的及时反馈,他干脆在村里“安营扎寨”,静候村民的来访。但结果,他等来了大家的一致肯定。特别是一位收到补助金的老妈妈,甚至激动得连声称赞“新办法好”。

  公正合理的办事机制产生容易,但到底能不能做到,就要看执行者的魄力了。施俊,一位年轻村干部的“新”,也许就体现在这里。

  光有新思路、新观念还不够,更多的注意力还是要放在“百姓民生”上。施俊介绍,现在自己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都用在了群众接待上。谈到半年多来村里的变化,施俊滔滔不绝地说起了村里白色道路的铺建、村卫生室的改建、为农服务站的建设、有线电视开通等实事项目。他说:“现在,村民认可我了,也很爱护我。但其实,我只做了服务、协调和沟通工作,成绩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施俊说到了“鲶鱼”效应:在沙丁鱼群里,大家没有忧患意识,安于现状,长此以往,集体就会失去工作的活力和创新的动力;这时,一条鲶鱼的加入,就会激起沙丁鱼的战斗力,使水“活”起来。在这里,施俊说的“鲶鱼”是指农村需要的全新工作理念。

  “被称为‘农民’,很骄傲”

  “我并不介意被称为农民,农民历来是中国的大多数。而且,现代农业呼唤的农民,也需要具备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我为农民身份感到骄傲!”总是笑呵呵的王冬晴,被问到是否介意成为“农民”时,马上严肃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王冬晴的经历,的确与众不同:35岁,南汇人,上海骥凌果蔬销售合作社社长,拥有600多亩的西甜瓜基地,并在田头建起了博士工作站。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农民”之前,他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发行系,曾是一家新华书店的营销部主任,年薪超过50万元。

  为何甘愿放弃稳定优厚的工作?王冬晴的回答很简单:“上大学后,我一直有到农业中创业的梦想。”他发现,不少农户散种散卖,缺乏科学方法,田里产出总是有限,拿到市场上去卖,每公斤也就几元钱。他还去了苏浙地区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考察,得出结论:搞现代农业,技术是关键,绿色、效益、品牌缺一不可。回来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商量,大家就合资开办了这家合作社。“骥凌”的社名,暗含了骏马要扬蹄奋进的意思。

  种过西瓜的人知道,由于土壤板结、病菌增多,西瓜田一般只种一年,接下来就要换个地方种植,无法实现连茬种植,成本较高。但王冬晴大胆进行“连茬实验”:引入生物技术,抑制有害病菌生长;用河水浇灌,清洗休整时的瓜地;在高温条件下,配合杀菌剂杀灭病菌……如今,他们有的田块已连续3年种植西瓜。

  现在,合作社社员已达200多家,他们为何愿意加入?王冬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每月可领到工资1000元以上,每年又能拿到土地入股的分红,在农闲时还可外出打工,相比单干时的收入,农户明显更欢迎加入合作社。而且,如今他们还聘请了种瓜博士每周到田里指导农户种植,比农民固守传统的种植法效益提高不少。

  除了种瓜,王冬晴社长还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的同事告诉记者:他有许多农业营销的点子。在瓜田旁,王冬晴指着瓜田旁的河沟说:“今后,我们清洁这里的水道,在里面投放鱼虾,再在旁边种上垂柳,铺上草坪,这样不但能体现生态农业的概念,还可供游客在这里度假垂钓,同时采摘品尝最新鲜的8424西瓜!”走在路上,王冬晴又会冒出一句:“桃花节越来越受欢迎。我们也利用8424西瓜办个西瓜节,你们看怎么样……”

  也许,你会说,这些点子有些不切实际。但是,这些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加入进来,现代农业才会有更多的创新可能。

  偏远小镇,人才纷纷“回流”

  “原以为,这里的竞聘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但结果却是公开、公正的。看得出,张堰镇政府很有诚意。”前往金山张堰镇参加应聘的李维杰这么说。

  今年年初,李维杰的朋友在网上看到张堰镇招聘经济小区经理助理的消息,于是马上向有意回乡就业的李维杰推荐。结果,在北京读了四年书、在上海市区已工作了几个月的李维杰,就这么返回家乡参加了公开竞聘。而且,他还成功了。而李维杰所说的公开竞聘,就是金山张堰镇“人才回流”工程的一项内容。

  过去在金山张堰镇,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难留,越是学历高、思路活的年轻人,越是不愿留在家乡工作。在2004年对农村人才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张堰镇提出了“多措并举开展人才回流工程”的工作思路。据张堰镇有关人士介绍,“回流工程”主要通过提高待遇与拓宽空间相结合来激发人才的回乡热情。2006年,张堰镇村干部年均收入从五年前的26515元提高到了46230元,最高的达到了63820元。

  对自愿回乡就业的大学生,张堰镇还会根据其学历和专业特长优先安排岗位,并定期跟踪考察,对工作表现特别突出的给予破格提拔任用,如在2005年,镇党委先后把8名村干部提拔到镇工业园区、资产公司等任职。此外,年轻的村干部也可以通过公开选拔竞争机关和事业正科级领导岗位,如蒋小英原先担任建农村的村主任,去年6月通过竞聘成为了市容环境事务所所长,这样的例子,激发不少年轻的村干部争取在岗位上做出成绩。

  和李维杰一样,28岁的奚丹凤前年也回到了家乡,竞聘当上了张堰镇桑园村的村干部,如今她身兼数职:村主任助理,妇代会主任,村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两年前,她告别了自己的白领生活。“当时,我在一家台资企业担任销售工程师,觉得自我提升空间已经不大,而且市区买房的压力很大,每个月开销也大,是典型的‘月光族’。”奚丹凤笑着说。

  当白领和做村干部,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但奚丹凤很快就上手了,而且做得有声有色。“我是个热心肠,村干部常常要帮村民做些小事,有人可能觉得有些婆婆妈妈,但我从中获得了许多乐趣。我在骑车上班的途中,会有许多村民跟我打招呼,我特别感动。”

  据了解,张堰镇在2004年第一次公开招聘主任助理时就有230名大学生报名,经过笔试、面试和考核,13名大学生被充实到镇各职能部门工作,3名大学生当起了“村官”。(实习生 李佳洋 记者 黄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