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黄蓓蕾:黄’土地上,‘蓓蕾’绽放
‘黄’土地上,‘蓓蕾’绽放
――记淮阴区刘老庄乡姜庄村党支部副书记黄蓓蕾
城里女娃下乡来
黄蓓蕾,个头不高,五官清秀,爽朗健谈,是典型的城里姑娘。她跨越道道障碍,经过层层选拔,2007年7月份,幸运地成为江苏省1011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她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号召,被选派到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姜庄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
她做村官,震惊了亲人、朋友、老师……当黄蓓蕾告诉妈妈,她报名村官时,妈妈第一反应便是疑惑:“你能坚持下来?到时候肯定哭着鼻子回来……”
别人说农村舞台小,没有你施展的空间,但是黄蓓蕾却认为,农村是片热土,她可以在此挥舞拳脚,一展抱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干练的学生干部,作为淮阴师范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在基层锻炼,更能让她感受到人生的激情。
初来乍到,当理想照进现实,她有过短暂的过渡期。农村不同于城市,晚上四处黑漆漆一片,习惯了灯火通明的都市生活的她,那时连宿舍门都不敢出。适应期是难熬的,但她很快调整心情,稳定情绪, 2007年9月份,她主动申请搬到乡里,深入到群众中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她积极主动,进步很大。表面乐观坚强的她,遇到难题偶尔也会哭鼻子,但她从不退缩。她说,选择了就不后悔,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
“忙碌着就很快乐”
在淮师就读时,黄蓓蕾就在学生会、团总支担任多项职务,每天风风火火,她常说,我喜欢忙碌着,我是停不下来的!做了姜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她深感责任重大,调查贫困户问卷,协调邻里纠纷,走访留守儿童,义务教书……每天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乡间小路上,从不说苦,从不叫累。
2008年7月7日,黄蓓蕾所在的村子里来了一批“客人”,也是她的亲人,母校的师生们寻访着大学生村官的足迹来学习了。黄蓓蕾很忙碌,记者采访,占用了她的午休,她说,没关系,平时不午休,中午的时间也要合理利用啊!
姜庄村党支部书记金托告诉记者:“黄蓓蕾文化修养高,勤奋上进,积极肯干。”她每天很早来到乡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办公室,打扫卫生。协助村长、会计做好他们的工作,整理材料,写会议报告,做财务统计,总结工作,招商引资等等,她用她所学的知识,帮助了村里的干部,尽到了村官的职责。
走村串户调查贫困户,让黄蓓蕾总结了经验。在30户贫困户调查中,她创新地发现要找准突破口,对想要富裕欲望强烈的贫困户,深入调查,期望扶持他们一把,真正地帮他们挖根,让这项工作由“输血工程”变成“造血工程”。
农村的工作任务不重,但都是些琐碎的事。处理好它们,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勇气。黄蓓蕾迫切觉得,农村要想富,必须先富脑袋。思想观念的转变,比什么都重要。她听说刘老庄中学缺生物老师,主动请缨义务支教。当她走在村子里,听孩子们叫一声:“黄老师好!”,她打心眼里满足。
她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村民,向党和政府证明“忙碌着就很快乐”的人生信条。
别样的青春别样美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得到村干部的肯定,是无上光荣的。刘老庄乡人大主席陈效辉在座谈会上,说;“大学生村官,给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的创新,体现了基层的活力。”
黄蓓蕾,为刘老庄乡姜庄村帽子厂的筹建作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政府的领导,通过她的努力,写申请,跑淮安供电单位,成功地给企业引资10万,厂房在村长和黄蓓蕾的监工下建成,吸引了外出打工的年轻妇女,给她们每人每年增加了纯收入6000~7000元。
座谈开始前,陈主席和淮师老师交流时就说:“黄蓓蕾同志是名好同志啊,别样的青春,别样的美丽。”“黄蓓蕾不仅工作出色,而且心地善良。”姜庄村党支部书记金托告诉记者,去年冬天,黄蓓蕾了解村民疾苦,从家里带来大包小包的衣服,无偿送给村民,真正的关心村民。姜庄村会计吉步杭很激动,不住地向记者夸着黄蓓蕾:“小姑娘勤快肯干,谦逊礼让,和基层打成一片,大学生村官嘛,像黄蓓蕾这样的就不错!”
黄蓓蕾与他们真诚相待,他们记住了她,记住了大学生村官。
“闺女,来家吃饭”
在姜庄村待了近一年,黄蓓蕾走在村里,常听到老乡用朴实的方言对着她说:“闺女,来家吃饭!”这是对她的一种肯定和认可,是把她当成自家人。黄蓓蕾很感动:村民们就是这样朴实,你对他们好,给他们一点恩惠,他们会记住你一辈子。
靠近群众,接近群众,慢慢地融入到他们中来,这是黄蓓蕾坚持的工作思路。关心群众,深入到群众中来,不仅在言行举止上要注意措辞,更要在思想上重视。“你不小心说错一句话,就可能伤害到农民的感情。”黄蓓蕾严肃的说。她还说:“在什么场合,就要穿什么衣服,在比较庄重的场合,会穿戴正式一点,但是到下面走访,我都会尽量穿的休闲一些,消除和村民之间的距离感。”
今年6月份发生的一件邻里纠纷事件,让黄蓓蕾记忆尤深。老太太脾气很倔,蛮不讲理,邻居没办法,村官来了,老太太依旧不理,黄蓓蕾软硬兼施,还跟着老太太面前套近乎,“奶奶前,奶奶后”的叫个没停,老太太方才松了口。遇到难题,黄蓓蕾也像别人一样打退堂鼓,但最终会冷静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琐碎的日常工作,并没有让黄蓓蕾厌烦,反而让她懂得了付出的价值。
“她从不以大学生村官自居,不以城里人自居。”刘老庄乡长曹正锋如是说。记者和黄蓓蕾对话,她提到“我们村”三个字的频率极高,看来黄蓓蕾已经融入到村子中了。
“我是来学习的”
提到她近一年取得的成绩,她很谦逊:领导的培养,干部的栽培,同事的谦让,群众的支持,有了他们鼓励和帮助,才有了自己的成绩。 “做村官,我遇到了很多贵人。”她说。
“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出征仪式上,接见了我们,这让我很兴奋,组织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提出了要求:第一,要培养对农民的感情,尽快与农民群众融为一体。第二,要充分发挥所学所长,真心为农民群众服务。第三,要做好经受困难和挫折考验的思想准备,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生活条件和城里相比自然是艰苦些的,但黄蓓蕾抱着“我是来学习的”,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学习着……每月1000元的工资,并没有让她有挫败感,她说自己对这反映‘迟钝’,她做村官的目的很明确,她认为在革命老区工作、学习,是幸运的。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习,学习,再学习”,黄蓓蕾时刻向大学生村官中的“佼佼者”戈新化等人看齐,不断地寻找差距,学习他们的长处,取长补短,坚持下去,做好自己目前能做的每件事。
“打扫卫生是村官该做的事吗?”黄蓓蕾这样解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既然来到这里,做了村官,就不应该有任何怨言。她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耐得住寂寞,谨严慎行,言语要少,最重要的是学习不能落下。
“其身正,不令则行。”“公仁清慎勤,忠孝信节直。”黄蓓蕾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黑皮笔记本首页,写着这样的字样。她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做的。黄蓓蕾的青春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正静悄悄地绽放在革命老区的黄土地上。
- 探访京郊大学生“村官”(上) (2007-08-18)
- 许福卿:扎根基层40年的“大学生村官” (2007-08-18)
- 两位大学生的村官生活 (2007-08-18)
- 徐州大学生:当村官,从学种地起步 (2007-08-18)
- 襄垣县侯堡镇西周村村官付双燕 (200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