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王红兵:担任村干部是我无悔的选择
王红兵是潢川县人,1991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当了一名律师。2003年7月,他在湖南长沙攻读法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河南,来到了漯河市源汇区干河陈乡。是什么吸引王红兵来到漯河这片热土呢?我们的采访就从这个问题开始。
“说实话,当时一个研究生找个工作不是很难,通过一段时间的联系、考核,广州、宁波、郑州几个地方已经明确要录用我……”王红兵十分坦诚地说。他还这样说起了对漯河的印象:“漯河是个新兴城市,充满活力,在漯发展的外地人也较多,说明漯河有很好的用人机制。但最重要的是漯河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深被感动。”
就这样,王红兵最终选择了漯河。2003年8月,他被任命为源汇区干河陈乡副乡长,主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
“高学历好看不中用,研究生也做不好基层工作……”没有到市直部门工作的红兵来到乡里,却时常听到这样的冷嘲热讽。
“别人不理解是正常的,关键是自己要迅速打开工作局面,能为乡亲们做点儿实实在在的事儿。”有着企业工作经历的王红兵,做群众工作很有办法,很快消除了别人对他的疑虑。
要说王红兵,不得不提毛寨村,这曾是干河陈乡出了名的乱村: 村“两委”班子长期瘫痪,经济发展滞后,是出了名的上访村、乱村、穷村。2006年4月,源汇区为了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漯河市率先开展了选派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他们从区直机关和乡镇选派了109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帮助派驻村改变面貌,尽快走上致富路。34岁的法学硕士王红兵从此添了一个不拿村里一分“俸禄”的新职务——毛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孩子啊,你要想镀金,就到别的村,这个村的事太难办了。”刚刚上任的王红兵去看望村里卧病在床的刘洁实老人,老人拍着床头动情地对他说。
王红兵深知要想取信于民,就必须用自己的真心打开群众的心锁。他随身携带着一个工作笔记本,通过上门访谈、个别约谈、街头畅谈、集中座谈等方式,利用一切机会和时间,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王红兵信阳口音浓,怕群众听不懂,更怕群众因此不愿与他接触,就想方设法学会了当地土语。一个月的时间,100多户涉及热点矛盾问题的群众家中,都留下了王红兵的足迹。王红兵在他的工作笔记本上记下了1.5万多字的“民情日记”,摸清了影响村子发展的热点和难点。
“群众想的盼的就是我要干的。”王红兵决定从毛寨村村口那座占地约半亩的“垃圾山”入手,打开工作局面。那座“垃圾山”在夏秋两季蚊蝇乱飞、恶臭熏天,附近村民连做饭都不敢开窗户,苦不堪言。往届村“两委”班子也曾想把它搬走,但一估算,至少需要20万元,可是村集体实在拿不出这笔钱。王红兵多方争取,协调来了资金、车辆,动员村里党员当先锋、出义工,仅用3天时间就搬走了这座压在村民心头的大“山”。村内道路因年久失修,每逢雨季,泥泞难行,村民怨声载道,王红兵又一鼓作气组织全村党员对村内道路进行维修硬化,新修了1800米长的水泥路,疏通了1600米长的排水沟。同时,维修了村小学校舍,建起了操场,还建起了一栋两层的村委会办公楼,里面设有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活动室、会议室、计划生育室等,村“两委”的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所有这些,没有向群众集资、摊派一分钱。针对村民看病难的问题,王红兵推行了村民就医“三三三制”,即村民大额医疗费用个人拿1/3,合作医疗报销1/3,村集体负担1/3。同时实施夕阳红工程,对全村年满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50元养老补助,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垃圾山”移了,路平了,沟畅了,群众心中的结也打开了,许多群众开始主动找王红兵谈心、拉家常,原先的“上访户”也都停访息诉。
毛寨村地处市区嵩山路南段,南环路穿村而过,属于典型的城郊村。在人心重新聚起的基础上,王红兵又针对村交通便利、紧临市电厂的区位优势,决定在村里剩余的130亩机动土地上建设毛寨村工业园,实现工业强村。为实现工业园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他积极协调,多方筹资,使出了浑身解数。采取与投资商联合开发的办法,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协调市电厂为工业园架设了电力专线,对线路进行了改造,保证了企业用电。在项目引进过程中,他四处奔波,采取以商招商、借力招商、亲情招商等办法,积极引商、富商、安商。顺诚铸件有限公司在引进之前是一家生产精品铸件的企业,因为缺厂房,公司只得租房生产。他打听到这一情况后,就主动与该公司联系,不仅帮助解决了厂房问题,而且还与区委领导一起,陪同企业老板到湖北十堰的东风汽车公司考察谈判、审签合同,使企业一次性拿回了4000多万元的订单。同时,他还组织村干部主动为企业代办手续,发动群众义务为企业照看施工设备。真诚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终于使企业落户工业园。“没有王红兵,就没有我们的企业!”顺诚铸件公司董事长范月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使喜乐包装材料、宏超电器配件、建泰钢化玻璃等多家企业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纷至沓来,先后落户工业园。目前,毛寨工业园总投资已达1.4亿元,预计年可为村里创税收1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当记者向他问起这么多年来基层工作的感触时,王红兵十分动情地这样说。“基层群众其实是最朴实的群众,只要你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做事,他们就会理解你、支持你。”
2008年4月28日,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办公室邀请李伟、王红兵、戈新化赴京,代表入围的170名大学生村官以书面形式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汇报他们与农民交往的真实感受和服务农村的收获,表达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的坚定决心。5月8日,王红兵激动的收到了团中央从北京传真过来的李源潮的回信。李源潮在回信中,高度评价了大学生村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充分肯定了他们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步伐、与农村共发展的人生选择,进一步指明了新一代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的正确方向。
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经过几年的苦干,王红兵所在的毛寨村党支部先后被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他本人也荣获了“漯河市优秀共产党员”、“源汇区十大优秀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王红兵动情的说:“基层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很锻炼人,几年的基层工作,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组织协调、应对复杂问题、心理承受等各方面能力大大提高,开拓了视野,同时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运用,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这段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我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漯河新闻网)
- 探访京郊大学生“村官”(上) (2007-08-18)
- 许福卿:扎根基层40年的“大学生村官” (2007-08-18)
- 两位大学生的村官生活 (2007-08-18)
- 徐州大学生:当村官,从学种地起步 (2007-08-18)
- 襄垣县侯堡镇西周村村官付双燕 (200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