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村官周倍良 两年为农民挽回损失50万元
来源:人民网
作者:方华明
有这么一个人,深入农村才两年,就为当地农民挽回了近50万元的经济损失。
他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2007年4月,参加团中央“青春的选择”--大学生农村创业全国巡回报告团,并且受到了王兆国同志的亲切接见,成为北京大学生“村官”的先进典型。
今天(28日),他又以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回到母校,参加了颁奖典礼。
他就是被誉为农民律师、普法村官的周倍良。
在颁奖典礼结束后,他接受了本网记者的独家专访。
农民律师 两年为农民挽回近50万的损失
现任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坝房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兼团支部书记的周倍良。2006年7月毕业后,他放弃在城市里的高薪律师工作,毅然投身新农村建设,来到京郊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在来到坝房子村不久,周倍良迎来了一个挑战。当时村里正与一个私营企业就一块承包土地闹着矛盾。这件事从04年一直拖到06年迟迟得不到解决。眼看着村里土地不能收益,村干部和村民们都急的不得了,但都束手无策。看到这,他鼓起勇气建议村里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土地纠纷,和承包方打官司一决高下,并毛遂自荐担任案件诉讼代理人。他克服第一次真刀真枪地代理诉讼案件的知识挑战和错综复杂的案情困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艰辛地调查取证和通宵达旦地查找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将破坏耕地、损害村集体利益的承包人告上法庭。经过一年多的漫长诉讼和大大小小十多次开庭,经过与对方律师的斗智斗勇、承受对方当事人的威胁恐吓,他代理的案件最终获得了胜诉。43.5亩的耕地回到了村集体手中,村集体的利益得到了维护。现在村里将这块土地出租,每亩地从以前的300元涨到了1万元,村集体收益增加了,农民也从中受益不少。通过这件诉讼,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也让村民看到了法律解决问题的合理和优势,从而坚定了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决心。之后村民有了矛盾纠纷,都会特意来找他咨询,热情地称呼他为“周律师”,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动不动用暴力和蛮干的方式解决问题。就这样一种文明、和谐的纠纷处理方式在村子里蔚然成风。
普法村官 为农民撑起一片正义的天空
农村的现实让他看到农民对法律的渴求,也看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为了服务更多的农民群众,他将母校的力量引入农村,让母校参与到维护农民权益的行动中来。2008年4月,在母校的帮助下,一个名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志愿者的法律援助站落户坝房子村,开始了以专门机构、长期性地服务农民的法律援助活动。
法律援助站成立以来,他们将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运用法律知识,热心为每一名前来咨询的农民提供服务,共接待各类咨询200多起。不光是门头沟区的村民找他打官司,连石景山、昌平、大兴区的村民也慕名前来找他打官司。到现在,他总共代理了多起诉讼,有效地维护了农民权益。展望未来,周倍良有信心将这种法律援助推广到全北京市,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法律援助的实惠由于在普法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今年他获得了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以农村为家 收获父老乡亲真情
“我是农民的儿子!”——周倍良在接受采访时屡次强调。在农村的近三年时间,周倍良始终以一名农民定位自己,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任劳任怨参与到村各项建设,担任起各种不同角色。农忙时,他会跟着书记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劳作,挖坑、浇水、搬运蔬菜;汛期来临时,他则跟着村委一起出现在防汛现场,帮助疏通下水管道……在这里,他走到祖国生产建设的第一线,体会了普通劳动者的苦与乐,也与农民们走到了一起。
在村民眼中,周倍良俨然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给他送点;有什么心里话,也会找他倾诉。在2007年镇优秀共产党员评选中,全村党员将唯一的名额给了他。在农村的历炼中,这位清华学习赢得了村民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周倍良也非常享受这种生活,“我很高兴能为农民做点事情,这里就是我的家,投身新农村建设,我无怨无悔”。
周倍良在采访结束时说,人的一生其实只能做好几件小事,我很有幸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奉献我的一点才华。三年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还是一项新鲜事物,面临着诸多怀疑和观望。今天,大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成为青年知识分子锻炼成长的价值方向。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汇集到新农村的广阔天地上,那里将会散发出更加绚丽的青春光芒和希望。
延伸阅读:
- 探访京郊大学生“村官”(上) (2007-08-18)
- 许福卿:扎根基层40年的“大学生村官” (2007-08-18)
- 两位大学生的村官生活 (2007-08-18)
- 徐州大学生:当村官,从学种地起步 (2007-08-18)
- 襄垣县侯堡镇西周村村官付双燕 (200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