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张玲 社区里的“娃娃头”
这个服务站涉及党务之外的所有社区事务,是服务群众的窗口。胡开华对张玲过去的工作非常满意,就把这副重担压在了她肩上。
现在,工作不到两年的张玲,手下有3个员工,为本社区以及周边17个社区、7个村提供各方面服务,包括开展失地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审核养老保险手续等。
2007年10月,从西南石油大学涉外经济与法律专业毕业的张玲,参加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被安排到斑竹园镇的斑竹园社区担任团支部书记。
张玲到任时,正逢成都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工作,新都区原来的村子纷纷变成了社区,大量农民集中居住到楼房,身份也转变成了居民。斑竹园社区综合服务站服务的周边17个社区,过去都是村。从村升级为社区,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为此,成都市有关部门要求大学生村官不仅要覆盖到村,还要配备到社区。
张玲所在的斑竹园社区,是斑竹园镇最大的一个,有5000多位居民。作为斑竹园镇政府所在地,社区承担了镇政府下放的不少工作项目,其工作范畴远远超过了本社区。她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当社区孩子们的“娃娃头”,负责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
胡开华做了20多年社区工作,一直为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而头疼。近年来,一些人外出打工、做生意,对留在家里的子女照顾不周。“社区干部们很想多帮助孩子们,但是他们年纪普遍偏大,跟孩子沟通有障碍。”胡开华认为年轻人来做青少年社会教育更有优势。
在团新都区委和斑竹园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张玲牵头建成了社区未成年人服务站和留守学生之家,配备了图书、体育用品等。她以此为基地,吸引孩子们参加课外免费活动。有时候还请来老师,利用周末组织孩子外出写生。
社区有一位叫袁振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化名),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他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失业后,又生了一场大病,家境困难。袁振变得压抑、孤僻。张玲了解情况后,每次开展活动时,都会特意去邀请袁振来参加,还主动去他家拜访。她感觉到,要想真正改变袁振的境况,关键要改变他家的境况。通过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社区为袁振的父亲筹集了医疗费用,还提供了一份工作。在张玲的悉心帮助下,袁振的性格渐渐开朗,学习成绩进步到了全班中上水平,还变得懂礼貌了。
- 探访京郊大学生“村官”(上) (2007-08-18)
- 许福卿:扎根基层40年的“大学生村官” (2007-08-18)
- 两位大学生的村官生活 (2007-08-18)
- 徐州大学生:当村官,从学种地起步 (2007-08-18)
- 襄垣县侯堡镇西周村村官付双燕 (200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