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大学生村官朱兆鹏“情满乡间”
大学生村官朱兆鹏:我每年要跑坏一辆摩托车
“一听到摩托声,我们就晓得是朱主任来了”
5月13日,一场大雨过后的巴中市巴州区平梁乡五台山村还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上午9时许,69岁村民王友强和老伴刚把自家的黄牛牵到机耕道上,老远就听到山下公路上的摩托车响。
听到越来越近的摩托车声,王友强头也没有抬,就自言自语地说,“一定是朱主任来了。这个小伙子今天咋来得这么早哟!”
五台山村是平梁乡的贫困村,地处海拔1000米以上的半山腰。一条弯弯曲曲的机耕道路顺着陡峭的山势从山底一直延伸到山顶。村子里的青壮劳力都打工去了,再加之路况太差,公路上很少有车过。在村民们的印象里,只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往他们村子里跑,那就是大学生村官、五台山村村主任助理朱兆鹏。
果然,不到15分钟,一个年轻小伙子驾驶着一辆陈旧不堪的520摩托车走进了王友强的视线里。这个小伙子就是朱兆鹏。瘦削的身材,一张娃娃脸,双腿裤脚全沾满了泥星。将摩托车停靠在路边,朱兆鹏一边摸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热情地大喊,“王大伯,我们今天下午要开个会。主要是讨论一下农村民居风貌改造的事情,下午2点哟,请你一定要参加!”
“要来!要来!朱主任,公路这么歪,路又这么滑,你是咋个骑上来的哟。你看,你咋个不心疼你的摩托车呢,都换了2辆了呀。”看到眼前这个熟悉的年轻人,王友强有些激动。老伴张琼华也在旁边关心地问,“朱主任,你吃早饭了没有?到我家去,煮碗面条!”
“吃过了,谢谢大娘。光爱摩托有啥办法呢?摩托坏了可以买,工作要做嘛,这是我的工作职责呢。”朱兆鹏说完,开始发动摩托车。车身到处糊满泥巴的摩托车却怎么也发不燃,王友强凑过来一看,摩托车已摔得到处是“伤”,油管里的油漏了一地。再看朱兆鹏,右手上的大块皮肤已脱落,露出新鲜的皮肉。
“朱主任,你是不是刚才在公路上撞伤了的?看样子,你的摩托车又坏了,多可惜啊。”抚摸着摩托车,王友强的眼眶湿润了:你这个娃娃呀,硬是在把工作当工作整!我们这个村有你这个大学生村官,真是我们的福分!
只有五台山村村民知道,这是朱兆鹏2008年10月在五台山村当村主任助理以来,购买的第三辆摩托车。价值6000元的摩托车相当于朱兆鹏6个月以来的全部工资。而他之所以要买摩托车,主要是为了方便到村里来“上班”。
“每周至少要跑5趟到村里来,路烂、路远,不用摩托车这个工具不行呀。”朱兆鹏说,自从他在五台山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以来,几乎每年都要跑坏一辆摩托车。而他所用的摩托车的维修费、油费都是自己负责。
代过课卖过摩托,农村孩子最终选择当村官
在巴城草坝街“太阳神摩托车行”老板罗建军的记忆里,朱兆鹏是他店里最出色的销售员,也是最特殊的销售员。因为,朱兆鹏是他店里至今为止使用过的唯一一名大学生。
“2008年初,我们发出传单招销售员,一下来了60多个人。当时还不晓得朱兆鹏是一个大学生,我们经过考核,发现朱兆鹏这个小伙子文质彬彬的,很实在,就录用了他一个人。”罗建军说,干摩托车行很辛苦,每天早上7点就得将店里40多辆摩托车推到店门口展销,下午8点还得把摩托车全部推到店里去。一天到晚,哪儿也不能去,得负责向顾客推销摩托车。
虽然这个摩托车行只有朱兆鹏一个销售员,但罗建军却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按时上下班,对工作很负责,每个月总是超额完成销售任务。没事的时候,他就埋头看书。”罗建军称,直到2008年9月30日,朱兆鹏辞职的时候,罗建军才知道,在店里干了近1年苦力的摩托车销售员才是一名大学生,而且已以优异的成绩从60多名竞争对手中考取了巴州区平梁乡大学生村官。
朱兆鹏的经历可谓曲折。这个出生于巴州区万安乡的贫困孩子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因家贫,初中毕业后不得不到巴中师范学校读书。在师范校读书时,朱兆鹏考取了四川文理学院,并取得了教育专业的大专文凭。
大学一毕业,朱兆鹏就到父亲务工地——沈阳一建筑工地捡钢筋。在火热的暑天中,朱兆鹏坚持了两个月就回到巴州区东兴小学当一名小学代课老师。
“我出自农村,也喜欢农村。农村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只有在这个舞台上才能体现我的价值!”抱着这样一个心愿,2008年,朱兆鹏和巴中市900多名大学生一起报考大学生村官。
每个人发张名片,村民们记住了“朱兆鹏”
“大伯大娘,你们好。我是新来的村主任助理朱兆鹏,这是我的名片。你们今后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与我联系……”这是2008年10月8日,朱兆鹏到巴州区平梁乡五台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时,送给当地村民的第一份“见面礼”。
为了准备这份“见面礼”,朱兆鹏特地在这个国庆假期中,把自己关在家里,设计一种像名片似的小卡片,他给这张卡片取了个名字叫“大学生村官便民联系卡”。其实,所谓的大学生村官便民卡,也就是一张硬纸片。纸片的一面写有这么几行字“大学生村官朱兆鹏”,纸片的下方是手机号码,背面的文字为“欢迎乡亲们拨打24小时便民电话”。
“全村共有3个组,有住户357户,居民1549人。”五台村村支书吴登奎说,朱兆鹏这个小伙子刚来时,见人就掏出了背包里的400多张名片,挨个人挨个人地发,每人一张,希望村民们给他打电话。
很快,这张小小的“村官名片”就让村民们记住了“朱兆鹏”这个普通的名字,他的手机号码很快成了热线电话。谁家小孙子发烧感冒需送医院,谁家猪栏垮了,谁家鱼塘漏水了,都会打电话找他“想个办法”,至于农村纠纷、地震灾后补助资金、低保评选等政策性的咨询电话,则不计其数。
“哪个需要帮助,我就骑起摩托车马上赶到村里去。有时候遇到政策性的咨询,我就查资料,找同学帮忙解决。”朱兆鹏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每个问题,都要给村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因为,他不忍心看到村民们失望的眼神。
“农村政策我们不懂呢,我就把小朱的名片粘在电话机旁的墙壁上,有啥不懂的就给他打电话。”五台村3组72岁的张奶奶说,这个小朱每次都给她解释得清清楚楚。很多次还专程跑到家里来,帮助她。
近两年来,朱兆鹏没有统计自己究竟接到了多少个咨询电话。他只记得在今年春节期间,他收到了100多条由村民发来的祝福短消息和30多个问候电话,甚至一些在外地打工没回家的年轻人都给他打来电话。其中几个外地打工者是这样说的:“新年到,感谢你一年来对我父母亲的关心关照。老弟,你真是个好人哇……”“我家爸妈年龄大了,以后还得费你心,我们回来感谢你……”“我家孩子上学,你帮忙送一下……”
听了这些朴实的话语,朱兆鹏感觉到这个春节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个节日。至今,朱兆鹏还时时翻看这些短信,向朋友讲述短信背后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当上“调解能手”,他从村官工作中找到了乐趣
朱兆鹏是一个性格开朗、喜欢动脑筋的人。自从到农村当大学生村官,他最主要的工作是调解诸如哪家的牛吃了邻居的麦子、哪家的鸡啄了别人的蔬菜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对这些令人头痛的小事情,朱兆鹏调解得有鼻子有眼睛的。在近2年的工作中,他摸索出了一套特有的方法,成为平梁乡有名的“调解能手”,而他自己也 从中找到了乐趣。
平梁乡五台山村村民张云生因农房重建宅基地问题与邻居发生纠纷,村乡两级调整了多次仍无结果。在当地,张云生是有名的“扯筋客”,很多人一听说他的名字都避而远之。如何调解这个纠纷呢?朱兆鹏苦思了一个晚上,想出了一个妙计。第二天一早,朱兆鹏就到了张云生家。张云生见村主任助理朱兆鹏来了,头也没抬地说,“那个事情没得谈的,我等几天就到省市上访。”
“张哥,我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我是来帮忙的。”朱兆鹏一口一个张哥,喊得张云生很不好意思。见涨云生一家都忙着插秧,朱兆鹏二话没说,挽起裤脚和衣袖就下田了……
边插秧边摆闲龙门阵,朱兆鹏渐渐地把话题引到了张家的农房重建问题上。通过一天的讲法律、摆政策,朱兆鹏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把张云生说得五体投地,愉快地接受了政府部门的调解。而朱兆鹏却累得腰酸腿痛,休息了两天才恢复过来。
农村女人吵架,这是最常见的小纠纷,弄不好就会发生诸如喝药、上吊这样的悲剧。刚开始,朱兆鹏遇到这样的纠纷就会忙着劝架,但往往遭到两方人的奚落:“你这个毛头娃儿,有你的啥子事?真是多管闲事!”、“你在帮哪边说话?”……
尴尬之余,朱兆鹏悟出了一个调解办法,那就是“发泄法”:尽量让双方说话,发泄完了后再插手,再给对方讲道理。五台山村村民张琼芳是一个有名的“利嘴”,没人说得过她。一次,邻居家的一头黄牛跑到她家去了,吃了她家几苗包谷。张琼芳扯起嗓子,将邻居骂了整整一天一夜,将邻居骂得要跳河。
朱兆鹏闻讯,立即来到了张琼芳家。张琼芳当着朱兆鹏的面,炒豆子般说个不停,朱兆鹏静静地听了2个多小时。直到张琼芳说累了,不想说了。朱兆鹏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张琼芳说得哑口无言,最后主动到邻居家道歉……
“别看小朱长了一张娃娃脸,可对人公平公正,真心在帮我们老百姓说话!”五台村的村民们都赞叹不已:这个毛头小伙子真不简单,我们听他的。
“小朱,到家里坐坐吧……”
“朱老弟,先喝杯水……”
“朱叔叔,我婆婆给你留了好吃的炒花生……”
如今一到村里,朱兆鹏都会听到这样亲热的喊声。村民有的给他拿出水果,有人往朱兆鹏的住处送东西,几个鸡蛋、几根玉米、一碗酸菜……他们说都是家里养的,地里种的、自己腌的!不值钱!
”以前看到别人吵架,总觉得好笑。其实,纠纷纠纷双方都有过错,要将这些纠纷处理好,还真是一门大学问呢!”朱兆鹏称,很多人都认为邻里纠纷扯不断、理不清,但他不这样认为。能够成功调解村民们的纠纷,是一次能力的提升,他喜欢将自己摸索出来了的好办法来调解纠纷,把调解纠纷当做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乐趣。
建立首个“农民工创业服务站”,大学生村官义务当“红娘”
在巴州区平梁乡政府门口,除了乡政府的吊牌外,还多了一个“农民工创业就业服务站”的牌子,这是巴中市首个为农民工创业而设置的服务站,而这个服务站的发起人就是该乡大学生村官--朱兆鹏。
巴州区平梁乡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大乡,全乡60%以上的收入都靠劳务输出。2009年10月,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乡65%的农民工已经返乡,为找工作发愁。为了尽快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朱兆鹏迅速以书面的形式向乡领导作了汇报,建议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协助农民工就业。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决定由他负责在2天之内, 协同乡相关部门组建“ 农民工创业就业服务站”。
“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站”很快在乡政府办公楼挂牌成立。“服务站”成了政府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为了能让这些返乡农民工回乡后生活有保障、归巢不歇业,朱兆鹏及时撰写了《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的意见》的社情民意。该建议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通过摸底调查,朱兆鹏发现平梁乡返乡农民工人数达5000多人。这些返乡农民工普遍反映,希望地方政府能为他们牵线搭桥,提供就业信息,帮助联系有就业需求的企业,并提供创业平台。 “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对平梁乡返乡农民工进行登记,记录下了他们的个人需求。”朱兆鹏说,2008年12月28号,他邀请返乡农民工代表召开“情系家乡、共谋发展”恳谈会,让这些返乡农民工畅谈自己的向往和需求,这一举动在全乡引起轰动。
为在第一时间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朱兆鹏的“农民工创业服务站”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开通了“绿色通道”,为农民工再创业咨询、办证提供“一站式”服务,主要包括宣传咨询、免费职介、创业项目、就业信息反馈等内容,并在注册登记、办理执照等方面特事特办。
2009年初,“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站”为平梁乡返乡农民工举办了首场招聘会。在当天的招聘会上,该服务站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1500多个岗位,解决了2000多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而在农民工和用工企业之间牵线搭桥的“红娘”,则正是朱兆鹏这个年仅23岁的大学生村官。
作“义工” 献爱心 帮扶留守学生
平梁乡是一个劳动输出大乡,东兴小学现有学生807人,留守儿童就占48%的比例,平梁乡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对留守儿童特别关注,曾多次以多种形式给予关怀帮助。
“我是教育专业毕业的,我应该利用我的专长,去帮助留守学生。”朱兆鹏说。
2009年5月18日,朱兆鹏发动志愿者一行,来到平梁乡东兴小学,他们带去了100余件学习用品、体育用品、书籍等,向留守儿童献出爱心。
在东兴小学,村官们看到孩子们那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深受震憾,纷纷表示要结对帮扶困难的留守学生,最后他们分别与仙人洞村张鑫琴、八村的王勇春、九村的乌江湖等20名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给予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节假日走访留守儿童之家,了解情况,对一些孩子进行心里辅导。并有组织性的召集一批20来个留守学生对他们免费补习功课。一期下来所有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同程度的显著提高。
空余时间,我与留守学生一起参加业余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比如打篮球,乒乓球、画画…等等。
一年来我与孩子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好像我就是他们的亲哥哥。
朱兆鹏就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希望与激情,他将在这片革命老区的热土上谱写他的光芒。如今的朱兆鹏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培养下,逐渐将成为一名基层工作的能手。
- 大学生村官文海蓉 民生连民利 为民谋福利 (2009-08-06)
- 四川宣汉大梁村大学生村官谢璋湖 这个夏天很意外 (2009-08-13)
- 四川宣汉柏树镇大学生村官刘艳君 植根农村有作为 (2009-09-28)
- 四川省大学生村官杨帅:让新的气息走进农村 (2011-03-16)
- 四川女大学生村官苟晓蓉:奉献基层无怨无悔 (201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