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学生村官用青春诠释奉献真心赢民众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福州大学生调研队

  用青春诠释奉献

  ——大学生村官许清源的先进事迹

  许清源,男,中共党员,福州大学2008届毕业生,拥有双学士学位。作为福州大学的优秀人才,在福建省首批选聘生中他被分配到晋江市安海镇前蔡村。

  2008年8月1日,带着初入社会的青涩和稚嫩,他到前蔡村报道。对他而言,当村官的原因很简单:“我是第一届大学生村官,作为大学生村官,希望为新农村建设尽绵薄之力。”在访谈中,清源学长带我们一起回忆了他“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历史。

  农家书屋,丰富精神生活

  1、电脑管理,便民高效

  在前蔡村农家书屋,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管理员许清源。书屋有60平方米,排列着8个书柜和10台电脑。

  改建之前,前蔡村图书室有近2000册图书,绝大部分是村民自发捐献的文史类旧书,可供借阅的新书还不到200册,来看书的也只有几位老人家。随着晋江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的启动,市新闻出版局、科技协会、总工会、安海镇送来5000多册图书,加上村里添置的380本图书、94张光盘和20种报刊,前蔡村农家书屋面貌一新。他利用业余时间设计了《前蔡村农家书屋电子管理系统》,将近8000册图书逐一编号并贴上标签,又通过挨家挨户走访,选择2280本图书作为上架图书。

  在小许的努力下,前蔡村农家书屋实现了图书无纸化电子管理。以前,书屋老读者蔡来书要戴着老花镜在几千册图书中一本一本找书看。现在只要向小许报上自己想看哪一类图书,他在键盘上轻敲几下,许多相关书目和摆放位置就立即跳出,大大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实现了图书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2、活动中心,知识课堂

  随着图书管理系统日渐完善,小许将图书借阅制度、管理制度、损坏遗失赔偿制度等也建立起来。很快他又发现,书屋的人流增加了,但经常出入其中的还是村里的老人家,偶尔才有村里企业的工人来翻看些杂志。小许向村里提出申请,添置10台电脑,在书屋中设立电子阅览区和“观影区”。他还在村道旁和书屋走道设置“农家书屋宣传栏”,宣传农家书屋里有丰富的藏书和时尚杂志,书屋楼下有个免费健身室,是个看书、免费上网、健身的休闲好去处。果然,许多企业外来工走进书屋,原本“清闲”的食品加工、电脑维修等技术类图书变得炙手可热。

  看着农家书屋的人气越来越高,小许又向村里的老年学校毛遂自荐,亲自开堂授课,把赠春联、猜灯谜等活动搬到书屋里。就此,“村官”许清源又多了个“小许老师”的称呼,而当地村民的生活也不得不用“好”来形容。针对农家书屋这一典型事迹,当地的村委书记蔡书记高度评价了许清源村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农家书屋,从书的整理,归类,进档是需要极大的工作量,小许都加班到12点,非常自觉。”

  整合企业,树立良好品牌

  除了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外,许清源还主动走进企业,提供企业培训场所,将一些小型的企业培训课程安排在农村书屋中的“观影区”,同时加强农民与企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加大整合企业力度。为了更好地宣传推销前蔡,他通过网络平台创建并管理前蔡村村委会主页;他撰写了论文《改革开发的变化——三十年看前蔡》,让外界进一步了解前蔡村的发展,打响了当地企业的知名度;他申请了国家级农业加工基地项目,为前蔡村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也正是在当地干部和他的不懈努力下,前蔡村在创业方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有效整合了26家企业,成为少有的“国家级深加工创业基地”。“盼盼食品”、“阿一波海苔”、“三元”都在前蔡村孕育成长,无不成为前蔡村的名片。

  村企联盟,共创和谐家园

  由于村企多,外来人口量大,治安是前蔡的老大难问题,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然而前蔡创造性的利用村企联盟,共同打造和谐、安定的前蔡。

  据许清源介绍,稳定当地治安的工作始终贯穿于其两年的任职。在一次写前蔡村“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的申请材料时,他和晋江市公安局局长聊起了前蔡村的治安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晋江市公安局局长知晓前蔡村有其特点,具有较多的知名企业,于是晋江市公安局局长通过组合了村企联盟,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影响力从而稳定当地治安,方便当地综合治理。也就是这个方案的提出,大大缓解了原来的治安问题,无疑,许清源为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

  “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无疑是对许清源的最好描述。他,用青春完美的诠释了奉献。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正是因为对基层的无限投入,许清源才显得格外的成功,这是他对自己的青春最好的定义。

   用真心赢得民心

  —— 大学生村官叶伟东先进事迹

  一副眼镜,黝黑皮肤,高瘦身材,典型的大学生村官形象,这是09级选聘生叶伟东给我们的第一印象。2009年,叶伟东考取省选聘生,被分配到南平市顺昌县埔上镇埔上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村官生涯。

  “埔上村是镇上财力、人力条件都比较好的村,但是刚到这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也刚从学校毕业,日子还是挺难熬的”,经过一个月的过渡期,叶伟东渐渐适应了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生活,并且开始乐在其中。在任职期间,叶伟东主要负责村里的党建团建、文化宣传、项目申请与管理,其中有三项代表性工作切切实实地做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用真心赢得了民心:

  想民之所想,全力抓好生态村项目建设

  青山绿水是留存在叶伟东脑海中的农村名片,可是刚到埔上村,他发现村里的环境卫生差强人意,其中生活垃圾的不规范处理更是给了他当头一棒。为了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健康舒适,加快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于是他彻夜赶出改造埔上生态项目建设方案,动员全村进行垃圾整治。在整治期间,村里新建垃圾池7个,并专门安排垃圾清理车准时运载全村的生活垃圾到焚烧池。同时他还积极向村民宣传合理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普及常识,帮助村民改掉陋习,正确处理生活垃圾,让村民们切实了解村委会的真心诚意。最终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加之叶伟东及时整合整治成果,编写相关资料,最终顺昌县埔上村获得了“省级文明生态村”的荣誉称号。

  急民之所疾,全力治理村民用水差问题

  初到村里,对于村情民情还很陌生,但是叶伟东恰巧来自闽南,埔上村的大部分村民都会讲闽南话,于是,他用亲切的闽南话跟村两委干部、村民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交流,他对整个村的大体状况有了大体的印象,包括党员情况、农民收入、基本农田山林、经济作物、人口结构、低保户、医疗保险、历史沿革等等。同时,他利用空余时间多次拜访村历任老两委干部,积极主动跟他们请教,从他们那学习到了很多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方法,感觉受益匪浅。在与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他得知村里的饮用水水质差,“水是生命的源泉”,为了确保村民喝上安全水,他多次与村干部实地勘测自来水工程的源头,经过实地观察后,他与村干部得出结论,只有修缮好自来水工程,引入干净水源,才能切实让村民们喝上放心的水。于是,叶伟东积极向县有关部门报告相关情况,来回奔波于县城和埔上,在他的坚持不懈下,最终申请到财政奖补资金17万余元,埔上村的老百姓也如愿喝上了干净的水。

  乐民之所乐,全力开展村民精神文化活动

  生态好了、水源清了,在村民的老大难问题解决后,叶伟东还是觉得农民的生活太枯燥。在一次入户走访当中,叶伟东发现村民的文化生活极度单一:白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晚上就看看电视,打打麻将,若民风不正,一系列治安问题将接踵而至。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端正埔上民风,他积极组织策划村民参加文娱活动,如三八妇女节的舞蹈大赛、建党90周年的红歌大赛,各种球类比赛等,大大丰富了辛苦劳作于田间地头的农民的精神生活。看着村民们在娱乐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无疑是对他工作的最大宽慰。

  “伟东这小伙子踏实肯干、创新进取、思维清晰,文笔也很好,给村里带来了一股新鲜活力,有了他,村里开展工作变得高效、规范了。”村书记王寿华称赞道。在下基层工作之前,叶伟东做了充分的准备,面对充满坎坷的现实,他总能调节好。就像他说的:“面对困难,我并没有一蹶不振。我经常用老师说的‘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委屈,保持平常心,恒久的理想追求’这几句话激励自己。一遇到困难,我就想想这些话,慢慢的心情好了很多”。

  真真切切办好事,踏踏实实谋发展,用真心赢得民心。叶伟东在埔上村任职的两年期间,心存百姓,实干为民,同时,他的表现得到上级的认可与好评,在连续两年的五四表彰中,他分别荣获“顺昌县十大杰出青年”奖,“南平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这是肯定,更是鼓励,从埔上走出的杰出青年会一步一个脚印地为民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