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手记: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来源:齐鲁网 作者:我来说说
  郑敏工作照
  不经意间,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已快一年了,这期间在村里的工作经历让我感动,感动于村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儿。直到今天,面对他们,我仍然心存无言的感激。
  2015年8月20日
  从当村官的那天起,我就要求自己时常到一线倾听呼声、到一线采集信息、到一线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将声音、信息、问题记录下来、自己领会透了,再把信息带回。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我走访了全村251户,制定出详细的居民信息表,包括年龄、职业、收入、是否贫困以及致贫原因。我定位自己不仅仅是倾听者,更应是老百姓的贴心人,走在路上他们都说,“村官,跟我们说说最近又有什么新政策了吗,我们村的项目什么时候能落地,村官别太辛苦了……”
  2015年10月28日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村里的司法行政工作室终于挂牌成立,那刻起,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农村的法治观念普遍淡薄,遇到问题往往诉求无道,很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引起规模性的集体事件。基层老百姓的工作难做,是普遍公认的,但是如果党员干部能够对症下药,认真细致地去做工作,用法治的力量去感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情况就会好很多。
  2015年12月7日
  半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把“互联网+”的新理念引入村里,利用微信平台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为村民解决疑难问题,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得知秦庄村在全区党建观摩中荣获第一名,并代表开发区参加了全市的基层党建观摩时,我为这个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感到由衷的欣慰。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坚实纽带,只有紧紧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为村里的老百姓解忧愁、办实事。
 
  2016年2月6日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刚下过雪的路面上寸步难行。我带着慰问品到了帮包的贫困户家中,老太太89岁了,硬是摸着炕沿给我们磕头致谢,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共产党的好。在这寒冷的冬季里,似乎一句话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忽然意识到扶贫本身的意义。扶贫,不只是说说而已,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扶贫,也不只是物质上的堆砌,更是精神上的支撑……
  2016年2月22日
  元宵佳节,我和村文艺宣传队队长共同为村民献上一份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在紧密贯彻“一村一品”文化理念的同时,我们对文艺曲目进行整合创新,将精准扶贫、孝文化、法治文化、时事政策等结合在一起。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也促进了村庄的和谐稳定。
  2016年4月1日
  为了找准精准扶贫的突破口,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精准识别等方式,分析致贫原因并分别采取措施。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立秦庄村扶贫开发示范基地,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短短10天时间就流转土地1000余亩,村民们钱袋鼓了,干事创业的信心更足了。“如今的扶贫政策真的帮了我大忙,让我这把岁数还能在自己家门口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聊城市开发区秦庄村大学生村官 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