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学生村官”梁志强同志个人事迹简介

来源: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作者:
      
  


  梁志强,男,江西东乡人,198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2年9月,经抚州市委组织部选聘,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2014年12月起担任嵇坊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通过全县副科选拔,现任邓家乡副乡长候选人。个人曾获江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江西青年五四奖章、江西省十大雷锋哥、抚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抚州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十佳团干等奖项。

  为了农村脱贫攻坚,他带头当乡村创客,并且培养出一批新创客。村官四年,他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村庄打造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吸引了省市县领导前来视察,县内外游客蜂拥而至,使得全乡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多年倒数第一的后进村成为闻名遐迩的花果山生态园。2015年11月19日,他在广西南宁参加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活动,与国内另外两名村官代表中国村官与来自东盟成员国以及韩国、日本等13个国家的村官交流农村扶贫经验,并在交流会上呈现了东乡县大学生村官自编自导自演的公益微电影《桂花香》英文版,自信展现了我国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风貌。他就是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东乡县邓家乡嵇坊村党支部书记梁志强。

  选择村官,实现抱负
  2012年,毕业于海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梁志强,耳闻目睹农村落后、农民贫穷,在外求学就业的他通过市委组织部选聘,怀揣梦想进入大学生村官行列,来到东乡县邓家乡嵇坊村任职。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村民对兴旺发达的渴望,使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通过创业来实现“美丽乡村”的梦想。2013年初,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与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和村官伙伴们因地制宜,利用村里100亩荒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苗圃示范基地”,期望做给村民看,实现帮着村民赚。同时,他们结合自己所学之长,在种植销售的基础上,把苗木栽培区打造成集苗圃种植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示范产业基地,让村民劳有所乐,劳有所歇。

  虽然规划是美好的,但存在的困难却也不少,如土地流转、基础建设、产品销路等。基地开工时,村民担心土地原貌难以恢复而阻工。梁志强就借村组干部劝说之力,站在村民的角度换位思考,利用照相机寻找周边电线杆、池塘等做标记,进行存档公布,并拟出了诸多保障村民权益的条款,使得项目最终获得了村民的点赞。在打造基地的同时,为提高农户的专业技术,他邀请花协专家、园林技术人员和龙头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培训,先后培训农户200余人次,提供技术指导40余次。他还联系社保局、农业局和农商银行等部门与苗农对接,为群众解决融资贷款300多万元。

  2013年7月,梁志强考上县工商局的公务员职位,但由于创业刚刚起步,他毅然选择了“留守”农村,促使村里的创业项目“开花结果”。半年后,苗木欣欣向荣,产值20多万元,纯收入10万余元;村民人均亩产苗木收入3000多元,是亩产粮食收入的3倍以上!活生生的事实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村民从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到主动学着干,先后有20多户村民投入苗木栽培。2015年5月,梁志强又在村官基地旁建立20亩“干群连心示范田”,吸引了川淼树艺、老金果业等龙头企业入驻,最终形成千亩抱团效应,拉开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序幕。


 幕后台前,角色转换

  当村官时,梁志强对“贫困”的了解局限于“一亩三分地”。2014年12月担任村支书后,他便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身份去走访、去审视当下的农村,原来“贫困”远不止表面浮出的现象。嵇坊村共有村小组12个、耕地1905亩、人口2641人,低保人数达103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6%,名列全乡之冠。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许多人的共识。基于这一理念,刚刚担任村支书的他想大展手脚,通过修路开辟一条致富之路。于是他积极带领村两委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资40余万元,修通村小组“最后一公里”水泥路,使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历史。他满以为交通条件好了,群众自然会发家致富,可现实并非如此简单。不过,路是修进来了,但只是解决了“走进来”的问题,村民们还在固守着旧思维,固守着一亩三分地。

  怎么“走出去”呢?

  梁志强三招并出——

  一是运用新型传媒,善放能收。梁志强借助现代科技知识,运用“互联网+”,创建了“新嵇坊平台微信公众号”,善于发放各种信息。他在微信上推销嵇康米糖、水果采摘、苗木造型等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尽心尽力、欢欢喜喜当好当地特色产品代言人。把当地的嵇康米糖由过去局限于本地销售,如今销到了抚州、南昌等周边县市。苗木造型甚至销往上海迪斯尼乐园等大都市。此外,他还利用微信平台动员外出务工青年为村里发展建言献策,收集各种正能量信息,为我所用。微信平台开通不到半年,就征集到30多条合理化建议,其中有20余条得到采纳实施。

  二是发展乡村旅游,生态立村。脱贫攻坚各项基础工作做完以后,梁志强开始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他认为,邓家乡嵇坊村位居城乡结合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结合本村发展现状,完全可以探索出一条“生态立村、旅游强村”的产业道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金山银山化成绿水青山,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真正留住美丽乡愁。2015年,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嵇坊村以周家村组为试点,建起了周家风情一条街、阿屋里农场及全县首个农耕文化展览馆。当地农民实现了门口能就业、家里能创业、融入旅游业的“开门红”,拓宽了增收渠道。

  三是培训新型创客,以点带面。借助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梁志强带领嵇坊村加快实施了“中心村建设”和“农村清洁环卫工程”,进一步创新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在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开辟群团组织建设的第二战线;围绕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外出学习等,他特别注重对农村青年引导和帮扶的实效。采取股份、加盟等方式分享土地红利,培育新型农民创客100多人,带动广大村民借助产业致富、参与村庄治理。不仅改善了干群关系,而且实现了绿色发展的内在转变。短短两年,“花果山”横空出世。对此,他颇有感慨:抓住了“人”,才能抓到关键。
 

 不负韶华,任重道远

  在旅游产业扶贫精准思路引领下,梁志强带领村两委在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提高了村级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了村民素质。去年,嵇坊村积极对接县旅游局及供水公司定点帮扶,实现精准脱贫12户。眼下,该村以他为首的6名村干部,自筹资金11万元,争取有关部门产业扶贫资金30万元,建设百香果园种植基地,预计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300余户农民直接受益。基地的建设、村庄的变化使得村民称赞不已:“真没想到我们这么落后的村庄,近两年发展这么快!现在的生活就像做梦一样,又香又甜!”

  2015年4月17日,省委书记鹿心社任职省长期间亲临邓家乡花果山视察,对嵇坊村旅游强村、脱贫致富表示肯定。当鹿书记问及梁志强当村官的感受时,梁志强千言万语汇成五个字:“累并快乐着!”

  的确,脱贫攻坚是一件“累”活;当改革创新成为标本兼治的良药,脱贫攻坚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作为一名村官,对扶贫攻坚的认识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发挥的作用也需久久为功的坚持。夏天烈日灼灼,冬日寒风刺骨,四年的时间让他皮肤黝黑、白发陡增,但他每天精神抖擞走在田间村头。这就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莫负韶华莫负己,不待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