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点在农家在农田的“第一书记”丁海燕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张艳
丁海燕(左二)在和村民一起劳动。
她,没有专门办公室,办公的地点就在村民家里;她,虽然来村里仅两年,但村里每家每户有几口人,圈棚里养的啥,地里种的啥,致贫的原因是啥,都清清楚楚。她就是宁夏吴忠市水务局工会主席、同心县预旺镇贺家塬村第一书记丁海燕。
修建通村路,让村民进出不再难
2015年,组织选派丁海燕到贺家塬村任第一书记。这个村是预旺镇最贫困的村之一,这里最突出的问题是“三缺”:进出村庄缺路,种田养殖缺水,生活在这里的人缺致富的路子。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人口都自发转移了。现在全村在册人口227户862人,但常住人口只有84户3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65人。
丁海燕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她在群众会上说:“沟里过不来,塬上上不去,老百姓进村出村难,脱贫就更加难了。要脱贫,先修路。”修路的钱从哪里来?给群众摊派,就是雪上加霜。她找扶贫办,扶贫办负责人对她说:扶贫资金都是到户资金,买酱油的钱不敢买醋,每一分钱都要打到贫困户的一卡通上。再说,贺家塬村是移民迁出区,根本没有修路的项目。丁海燕只好把压力全扛在自己身上,她对群众说:“路一定要修通,修路的钱,我想办法,大家先干起来。”丁海燕便设法发动各方力量,经过一个多月的筹措,终于解决了修路资金问题。
从开始修路,到路上铺上砂砾石,她天天都在现场,指挥铲车推,带领大家干,每天身上沾满了泥土。多少个起早贪黑的日日夜夜,多少次忙到顾不上吃午饭晚饭,在丁海燕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往贺家塬村的路修好了,方便了这里的村民。大家都说:“这个女干部了不起。”
引种高产作物,帮村民拔掉穷根
土地是贺家塬村最大的资源,虽然面积多,但都是旱耕地,回报价值非常低,种植春小麦,就是雨水很充沛的年景,每亩纯收入也不过100元。
贺家塬村民视土地为命根子。他们除了种植春小麦,在“好田里”其它什么作物也不种。对此,丁海燕看在眼里,一次次给村民讲:要彻底改变这个习惯,多种一些收入高的作物。
为了增强说服力,她带上村干部和村民外出参观取经,近到本地的盐池、隆德县,远到甘肃的临夏州。取经回来,她就动员村民拿出好田,种植覆膜玉米、无核葫芦、黄花菜、中药材和小杂粮等。今年贺家塬村种植无核葫芦300亩,黄花菜300亩,中药材300亩,红葱300亩,小杂粮2100亩,覆膜玉米1200亩,苜蓿草3000亩。人勤天帮忙,开春以来降了4场及时雨,整个旱塬上绿色尽染。
留守在村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妇女,为了让这些人也有活干,丁海燕又动起了脑筋,她筹措资金,为村上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进了50只小鸡,并配发鸡笼,举办养鸡培训班。看到活泼可爱的小鸡一天天长大,老人和妇女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从小鸡进村的第一天起,丁海燕起得更早了,一有空就跑到各家各户看看小鸡,手把手地教大家养鸡技术。
看到田里作物长势喜人、小鸡一天天长大,丁海燕高兴地说:“人勤地不懒,照这样干下去,脱贫攻坚就有希望了。”
自己掏钱买奶粉,为贫困家庭分忧
贫困户马彦智的儿媳妇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但孩子出生后,妈妈没有奶,全靠奶粉喂养,买奶粉的不小开支愁坏了马彦智一家人。丁海燕闻讯赶到马家,对他们说:“生了这么可爱的双胞胎,真是大喜事,高兴都来不及呢,买奶粉的钱我出。”一席话,使马彦智一家人紧锁的眉头舒展了。
两个小家伙一天一个样,由过去5天吃一桶奶粉,变成了两天吃一桶,丁海燕每次从吴忠市回来,都会带几箱子奶粉。马彦智心里过意不去,对丁海燕说:“丁书记,两个娃娃已经5个月了,以后你就不要再买奶粉了,我给他们喂饭吃。”丁海燕笑着说:“娃娃还小,正是吃奶粉的时候,我还能负担得起。”
丁海燕为村民做的这一切心甘情愿。因为她懂得,人只有尽责任,才活得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