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机制 日益完善 “商丘好人” 渐成品牌

来源:商丘日报 作者:李 岩
 2005年的春天,商丘这座城市随着救人英雄、感动中国人物李学生的名字一起名闻遐迩。十年来,薪火相传的美德种子,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如今在古老的商丘大地上长成枝繁叶茂的精神之树。“商丘好人”的品牌力量被不断激发、传递和扩大,形成善行如潮、善歌高奏的生动局面。

截至目前,商丘各行业涌现出典型性、代表性“商丘好人”近万名,800多人的事迹被中央、省级媒体深度报道,7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1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人荣获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或提名奖,5人荣登河南好人榜。特别是2014年,21名“商丘好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015年伊始,商丘市又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城市”这一殊荣。

平民英雄确立时代精神坐标

一位道德模范就是一盏明灯,用自己的言行昭示着善和美;一个感人故事就是一颗火种,在社会文明建设中播撒着光和热。

在商丘这块古老而现代化的土地上,“商丘好人”不断涌现,他们以自己的道德光芒照亮了“三商”大地,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面对呼啸而至的火车,临危不惧,舍身救出遇险儿童而感动中国的李学生;在外打工,不畏凶险与歹徒做殊死搏斗、血洒250多米报警路的蒋秀娟;十多年如一日,倾其一切照顾孤寡老人、收养孤儿,受到国家、省、市领导和广大群众高度赞扬的虞城县农民王泽林;身患绝症,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的睢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袁广业;多年如一日奋战在环卫工作第一线的环卫工人万尊行;让爱心传递成家教、善行传递成赞歌从而温暖世道人心的睢县城郊乡中心校教师张原恒……这一个个大写的名字,横亘星空。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温情大爱,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他们的善行无疆,汇聚成美德新风,在“三商”大地上涌动。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2013年年初,“送药哥”姜德强奔波300里为他人送去救命药品的事迹在中央、省级和商丘市属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下,“商丘好人”又一次受到广泛赞誉。

2013年5月至7月,“商丘好人”呈现出井喷之势,涌现出了何铁领、王春满、年传玉、乔乃昶、李丹等多位典型人物,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力量,树立了心灵标杆,成为商丘城市文明的一个品牌。

2013年5月27日,《农民日报》以《何铁领勇救落水者再次感动温州》为题报道了何铁领的英勇事迹。省内媒体河南电视台以《商丘籍务工人员温州勇救跳河轻生男》、《大河报》以《温州政协委员发微博 盛赞河南救人打工仔》为题,分别进行了报道;《河南日报》更是多次刊文盛赞:何铁领见义勇为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不断涌现的平民英雄确立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一个好人带出一批好人。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商丘义工联、商丘市拥军车队、雷锋车队、商丘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队等好人团体不断涌现,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我市还有10支、总数在7.5万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结对帮扶、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农民工等志愿服务活动。

厚重文化积淀衍生商丘好人

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六朝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乐善好施的民风形成一种优良积淀。商丘是“商之源”,华商始祖王亥在这里开启中华商业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商丘还是至圣先师孔子的祖籍、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和为贵”、“百善孝为先”、“厚德载物”等传统文化精髓,千百年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融入百姓生活,成为生活习惯与行为自觉。

多年来,正是在这种厚重文化传承的熏陶下,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感召下,“商丘好人”层出不穷。我市文化学者、“商”文化专家尚起兴表示,“商丘好人”群体的诞生与他们适宜的成长土壤和所处环境密不可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乔法容研究伦理学30余年,对“商丘好人”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些鲜活的人和事,很震撼人心。当今社会,我们最渴求的是道德、是善、是越来越多的好人。”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持之以恒地在全市开展了“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社会服务“承诺制”以及各种形式的志愿者行动等,出现刘佑全、任长霞、李学生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人物;积极开展“弘扬商丘好人精神,树立商丘好人形象”活动,涌现出“最美送药哥”姜德强、温州救人“见义勇为好青年”何铁领、智救两名落水中学生的宁陵森林公安民警徐锋、赵村乡干部徐军伟,梁园区救人人民教师张林欣、孟凡越等道德模范人物。在未成年人中积极开展“美德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日行一善”主题活动等,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广大城乡蓬勃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使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逐步形成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活动为主体,多种创建活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机制建设推动好人不断涌现

建设产业强市,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不仅仅要集聚项目、壮大产业,还要凝聚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做到经济、社会、人文等全面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特别从2010年开始,商丘市启动了“商丘好人”推选工作,并出台“商丘好人”推选、宣传、扶助长效机制,他们以“好人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承好人精神、放大好人效应”为主线,大力倡导“学习好人、回报好人、争当好人”的道德理念,通过一系列的好人回报措施推动“好人效应”持续发酵,让好人有地位、得实惠、有归属,让人们愿当好人、敢当好人。

——正确的导向机制。市委、市政府已经将公民道德建设纳入文明商丘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商丘好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通过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让善待好人、争当好人的风尚在商丘持续发酵。

——广泛的宣传机制。将创新社会、新闻、理论、文艺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大对“商丘好人”事迹的宣传力度,继续大篇幅高密度的挖掘提炼“商丘好人”的典型事迹和崇高品质,擦亮好人品牌,放大好人立体效应,在全社会营造争当道德公民、争做“商丘好人”的浓厚氛围。

——便捷的推荐机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坚持每年下发专题通知,组织各县(市、区)、各级文明单位、社区、村镇深入挖掘、积极推荐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对于突发事件中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典型可随时上报;建立身边好人推荐邮箱和推荐热线电话。

——有效的帮扶机制。依托商丘市帮扶好人协会,按照协会成立的目的和宗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帮扶救助生活困难的“商丘好人”,在全社会形成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和关爱好人、激励向善的长效机制,让好人流血流汗不流泪。

——必要的回访机制。定期对好人典型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社会认可度、帮扶等情况,确定下一步宣传、报道走向,鼓励他们继续传递向善向上的正能量。这样就在全社会形成了好人好报、好人辈出的良性发展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注重发掘。发动媒体、企业、民间团体等多方面的力量,发现、选树好人。依托《商丘日报》、商丘网、商丘电台、商丘电视台、商广网,及时传播好人事迹,引发社会关注;支持志愿者、义工联、商丘水上义务救援队等好人团体发展和推荐好人,通过道德促进会、道德评议会、青年敬老协会、志愿服务队等形式,不断挖掘民间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依托基层组织层层推荐好人,各行政村建立由村干部、村民代表、“五老”协会组成的好人评议会,每月选树评议好人,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二是注意推介。建立“商丘好人”联动宣传机制,放大好人知名度;搭建宣传平台,开设“我身边的雷锋”、“商丘好人”大家谈、先进典型网络推荐等专栏专题;开展寻找身边的“商丘好人”有奖征文活动;将各个部门出台的关于“商丘好人”机制建设的内容进行汇编;整理出版“商丘好人”新闻报道集;开办“商丘好人”网,利用微博、微信、论坛、手机报等多种形式,转载转发好人事迹,吸引市民主动加入传播者的队伍;选出市民标兵,在报纸上进行形象展示,提升“商丘好人”的社会地位;建立“商丘好人”库,目前已收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类型的好人9000多名。

三是注重回访。各县、市(区)宣传部门不定期回访好人,属地部门做好本辖区的回访,形成多部门联动回访机制。通过回访,及时了解好人的工作生活情况、社会认可程度等,掌握其最新动态,对有困难的好人进行帮助;扶持“商丘好人”中有影响力的典型带头人,积极进行深入宣传,推动好人效应持续发酵,激励全社会持续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媒体助力“商丘好人”声名远播

近年来,我市持续打造“商丘好人”品牌,豫东大地凡人善举星火燎原,引发了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对“好人现象”的持续关注。

201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在第1版显著位置刊发由人民日报河南分社龚金星社长等撰写的稿件《政府建机制扶持 企业出资金赞助 商丘好人不吃亏》,同时在第6版头题位置刊发长篇通讯《商丘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喜有人贺 好人好事 向上向善》,详细报道了我市不断完善“商丘好人”推选、宣传、回访、帮扶长效机制的经验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和公益蔚然成风的做法;

2014年7月4日,《河南日报》刊发由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莅商调研撰写的调研报告《好人文化结硕果 满城遍开文明花——关于“商丘好人”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

2014年7月17日,河南电视台“文明河南2014河南好人中原行走进商丘”对商丘好人群体进行深度访谈。中央、省级各大媒体纷纷聚焦商丘,解读“好人现象”、挖掘深层次的内涵,掀起新一轮“商丘好人”报道热潮。

2013年12月底,新华社智库分析师专程来到商丘采访,通过实地调研,撰写了《精神文明建设之商丘经验:“商丘好人”品牌的淬炼之路》的特供分析报告,指出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商丘市抓住了关键点,打造出“商丘好人”品牌,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肯定,要求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2013年12月9日,《商丘日报》刊发《张晓华:救人路上“生死时速”》一文,赞扬了商丘法官张晓华飞车救人不留名的事迹,在全国、全省媒体产生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人民法院报》、《河南日报》、《大河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等媒体对张晓华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张晓华助人为乐的行为温暖了人心,感动了社会,擦亮了“商丘好人”这一道德品牌。

2013年11月14日,大河网联合中国文明网、河南文明网就“商丘好人”现象进行了专题访谈;2013年11月19日《河南日报》刊发了此次访谈的详细内容,再次集中展示了“商丘好人”的群体形象。

2013年10月10日至14日,中新社河南分社社长赵敏率团,就“商丘好人”群体现象进行了为期5天的专题采访报道,刊发新闻作品30余篇,对“商丘好人”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3年7月31日,《农民日报》刊发《商丘好人,持续传递向善的力量》,称赞“商丘好人”是值得总结的现象,体现了对美德的传承,已经成为商丘的城市品牌。

2013年7月28日,新华社刊发《“商丘好人”,用真情照亮社会》;

2013年7月16日,《光明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商丘好人”现象解读》;

2013年6月11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大写河南人”栏目刊发了“义勇河南哥”何铁岭在温州救人的事迹,《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新网、河南电视台等中央、省级媒体对何铁领英勇救人的事迹进行了关注和报道,“商丘好人”群体现象获得省内外的肯定。

领导关注 “商丘好人”渐成品牌

“商丘好人”一次又一次的善举带给我们无数的感动与温暖,成为一种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力量,铸就了“商丘好人”的道德品牌,在全社会起到了引领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先后刊登了多篇“商丘好人”的报道,一时间,“商丘好人”宣传工作也得到了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河南省委宣传部的肯定。

2013年7月28日,中宣部《宣传工作》第43期刊文称商丘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涌现出“义勇河南哥”何铁领、“送药哥”姜德强、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商丘好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

2013年7月3日,中宣部副部长(时任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就商丘市建立“商丘好人”长效机制作出批示:“商丘的这一做法,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点,请注意总结商丘经验”;

2013年6月21日,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批示:“商丘好人现象体现了我们时代的正能量,我们有责任在全社会宣扬这种向上向善的道德能量。商丘市委宣传部注重挖掘整理,使这一‘好人现象’的影响力扩散最大化。希望继续努力大力弘扬正气,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能量。”

2013年6月21日,市委书记陶明伦批示:“赵部长的批示是肯定鼓励,更是期望要求。我们要按照批示精神要求,树立典型,弘扬新风,让商丘好人的生发沃土越来越深厚,群体规模越来越宏大,导向影响越来越久远。”

2013年5月27日,《商丘日报》刊发《何铁领勇救落水者感动温州 》一文,并配发短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好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农民日报、大河报、中国网、天津网、大河网、新民网、搜狐网、新浪网等知名网络媒体进行了转载。5月30日,市委书记陶明伦做出重要批示:从李学生到何铁领,商丘好人再次感动浙江温州。对商丘英雄群体要组织好宣传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弘扬时代新风,树立商丘形象。

帮扶协会成为好人坚强后盾

2013年11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商丘市帮扶好人协会,协调民间爱心基金和社团专项资金,资助生活困难的“商丘好人”,动员文明单位结对子帮扶好人,倡导爱心企业和公民关注好人、奉献爱心,在全社会形成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协会已吸纳120多家单位,组织开展大型帮扶活动10余场,累计有2422位“商丘好人”得到帮扶,捐赠款物总价值120多万元,成为“商丘好人”的坚强后盾,真正做到不让好人吃亏,不让好人流泪。

我市各级部门对“商丘好人”的帮扶和支持并非一阵风,而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1月16日召开的商丘2015“帮扶好人·爱在暖冬”公益帮扶年会上,商丘市帮扶好人协会协调10家爱心企业筹集10万元善款,对20位商丘好人或好人家属给予每人5000元的爱心帮扶,包括中国好人李学生的父亲李洪深、身患尿毒症仍不离教鞭的好教师张信礼、对植物人丈夫不离不弃的好媳妇刘红、坚强孝女王香浦、用相依为命诠释手足情深的杨绍光、靠捡破烂挣钱给婆婆治病的孝媳妇周桂兰等。

为了更大程度地帮扶好人,让好人有归属、有组织,2013年年初,市直机关工委在了解到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中党员人数已经超过三分之一,需要建立基层党支部的需求后,积极联系、协调,最终批准成立“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支部,继续发挥党员干部在救援队中的引领作用。

市总工会领导多次表示,决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要尽心竭力帮扶救助他们,满腔热情地为他们分忧解难。2013年,市总工会发文规定,在工会组织开展的困难帮扶、金秋助学、送温暖活动中,“商丘好人”、先进模范人物及其子女优先照顾。

反哺好人,对好人来说,是一种鼓励与鞭策——这能让好人体会到“好人好报”的朴素真理,能让好人坚定继续行善的信念,在暖流中阔步前进。让好人在得到荣誉的同时也能得到实惠,让所有的公民都能知道,做了好事不但对他人有益,对自己也有益。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当好人、敢当好人。

“商丘好人”,是一个称谓、一份荣誉,更是一种力量。“商丘好人”,谱写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