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大学生村官:田野中守望理想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作者:丁凤泽 李宏

本报记者走基层专稿: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本报记者走基层专稿: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本报记者走基层专稿: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本报记者走基层专稿: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本报记者走基层专稿: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本报记者 丁凤泽 李宏 文/图 

  赵剑、刘曦东、车雅璐、丛日静、李冰,这些年轻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共同的名字:大学生村官。像他们这样的村官在呼伦贝尔现在有366人。

  日前,记者深入基层,走近大学生村官,与他们畅谈在田野中守望的理想。

  赵剑,感觉自己成熟了

  村官赵剑,是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学院声乐系毕业的大学生。在常人眼中,声乐系学生的舞台应在绚烂的灯光下,而不在海拉尔区哈克镇偏远的十六号村做村主任助理。

  这是小赵在学校时万万没有想到的。小赵现在每日坐火车上班,早上5:30从家里出发,两个小时才能到单位。下班也是如此。下班时如果错过了火车,只好步行4公里到海牙公路上坐长途客车。中午经常在村主任或村支书家“蹭”饭。尽管如此,他在两年的服役期过后,又续聘,当了新一轮村官。

  在外地打过工的他感慨地说:“刚毕业时,什么也不懂。外面社会的浮华掠影与农村工作的脚踏实地反差太大,几年村官生活让我收获良多。在协助村里处理村务和村民的交往中感觉自己成熟起来了,看问题更实际了。”

  刘曦东,处处为村民着想

  刘曦东,呼伦贝尔大学俄语系毕业,与赵剑是中学同学,已经担任了两年村官。

  24岁的小刘所在的海区哈克镇扎罗木得村交通条件比十六号村好些,可选择坐火车或乘长途客车直达。村中的呼伦贝尔市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他经常去的地方。公司总经理刘鸿财介绍说,“这个年轻人以一颗真诚的心,设身处地地为村民们着想,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咱们新农村就需要这样的新人。”

  车雅璐,村民的自家人

  “融入农村,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农村的现状,理解村民的需求,懂得村民的情感,熟悉村民的语言,学会与村民打交道;融入农村,才会被村民接受,赢得村民信任,成为村民的自家人。”这是海区奋斗镇奋斗村书记助理车雅璐的工作感悟。

  总是面带微笑的小车在村里的人缘极好,走到村民家谈天说地,谈论菜品价格,已是内行模样。湖北黄石理工大学经济系的学习,让她在农村经济的实践中游刃有余。

  丛日静,收获人生财富

  虽然离开了海区奋斗镇友联村,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丛日静在这里收获的人生财富将伴随她一生。

 

  友联村主任老陈说,“小丛给我们村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她利用电脑网络引导农民种植养殖,对地产蔬菜的询价报价和用高科技引导农民种菜,给村里帮了大忙。”

  小丛说,“村里的经历让我懂得感恩,农村人的朴实作风荡涤了我的学生气,磨炼了我的意志,改造了我的思想,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扎实下来,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

  李冰,为村民传授致富本领

  在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担任农经站副站长的李冰是自治区首批派往农村的大学生“村官”。3年多的“村官”生涯让内蒙古大学毕业的李冰学会了勤于思考,寻求变革。

  李冰充分施展所学专长,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特色种养,利用党组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村民充实科技知识,传授致富本领。在她的积极建议下,达斡尔民族乡巴图村发展生态肉猪养殖项目,变传统粗放式饲养为标准化生态繁育,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目前该项目占地4000平方米,年可出栏1000头,远销黑龙江、辽宁等地,实现效益130余万元。

  乡镇小村、朴实的乡亲、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初入社会的不适应,让这些年轻人多少感到迷茫,未知的前途在前方依然朦胧不清。尽管每个村官上路的理由不尽相同,却都在奋力前行,努力让青春过得更有意义。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前都没有农村经历,只在电视上见过农村的模样。初到农村时,在实际工作生活中面临着这样那样城里年轻人想像不到的困难,但几年的经历让他们喜欢上了农村,喜欢上了农村工作并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