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四勤”胜任工作 争当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首先要“口”勤——在“问”字上做文章。“口”勤就是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多和干部群众沟通和交流。刚跨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对农村的情况势必知之甚少,对“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书本理论层面上,缺乏农村基层工作经验。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群、新奇的事物,初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就应该不懂就问。乡情、民情是问出来的,方法、经验也可求教而来。要始终做到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虚怀若谷、用心求教,从而在“问”中了解掌握情况、积累工作经验,快速打开农村工作局面。
其次要“脑”勤——从“思”字上求突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大学生“村官”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辨,注重把所见所闻升华到谋篇布局上来,懂得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通过对民生民情的熟悉了解、乡风民俗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掌握,养成深度思维的良好习惯,对相关现象和问题进行深谋熟思,高屋建瓴地把握和解决民生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和构建和谐新农村出点子、谋出路。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并认真思考应对办法和解决措施,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实实在在地为构建和谐新农村贡献力量。
再次要“腿”勤——在“亲”字上下功夫。所谓“腿”勤,就是要注重多跑多联系,贴近群众知民情、亲近百姓系感情。大学生“村官”作为百姓的“父母官”,要多与村民联系沟通,仔细深入的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实情。实情是调查出来的,感情也是经常走动串门“串”出来的。只有深入到田间地头问民需、帮民忙,走到百姓身边听心声、话诉愿,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群众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建立感情,才会把你真真正正当成他们的朋友,从而在互信的基础上配合和支持你的工作。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切记要杜绝畏难惧苦、避重就轻、自命清高和自私自利的情绪,防止“官爷庭中坐,休管天下事”的不良现象出现。
最后要“手”勤——在“做”字上用心思。俗话说“光说不练嘴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大学生“村官”要想出成绩、练素养、提能力,就要做到“手”勤,多做多练。经验和能力是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得来的,守株待兔、闭门造车难以有所作为。作为年轻的“村官”,一方面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时刻注意把平时的心得体会、所思所惑所感记录下来,以便准确掌握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为正确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和真实素材。另一方面,增强狠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关键要把党委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利民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人民群众做到“疑惑有解、困难有帮、生活有理”,解百姓之需、想百姓所想、谋百姓所谋,切实为百姓谋福利,做到“为‘官’一任,带富一方”。(中共安远县委组织部 魏林立 杨增贵)
- 大学生村官不是简单的知青下乡 (2009-05-08)
- 做一名群众满意 组织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2009-05-08)
- 建立长效机制 为大学生“村官”打通更多的出路 (2009-05-08)
- 真正做到肯干实干会干,大学生村官一定能有所作为 (2009-05-08)
- 浅谈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200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