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管理关键在于“以心换心”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向荣

 时下,2008届大学生村官即将期满,新一届大学生村官就要到任,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和管理,促进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意义尤显重要。结合笔者近年来对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经历和思考,个人认为,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关键在于“以心换心”。

  给足待遇,用“热心”换“安心”。要从生活上和政治上热心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把待遇给足给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扎根农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在生活上,要确保工资福利与食宿问题的“双落实”,将工资及津补贴交由财政打卡发放,统一办理“三险”,并可以酌情拨付一定数额的专项工作经费。乡镇和行政村要把他们看作亲人和孩子,按照安全方便的原则,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周全周到的食宿安排,特别要对女大学生村官多加照顾,提供妥善的住宿条件。在政治上,要加大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力度。积极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要鼓励条件成熟的大学生村官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把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推上村主要领导岗位。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位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畅通他们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渠道。

  落实帮扶,用“关心”换“放心”。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领导和老村官“联帮带”的“4+1”联系制度,通过县级领导联点、乡镇领导结对、村干部帮带和老村官帮助,从各方面关心大学生村官,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放心工作。乡镇党委作为大学生村官管理的主体,要逐步建立“领导关怀机制”,主要领导每季度要与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座谈,集中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各类难题。同时,鉴于大学生村官初到农村基层,不熟悉情况、不了解农村、工作经验缺乏等实际情况,镇村两级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其转换角色,宽容工作中的失误,并因人而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干、帮学计划,通过召开座谈会、建立QQ群、进行电话交流和个别谈心等方式,适时给予鼓励、指导和关心,让他们没有包袱,轻装上阵放手工作。

  明确权责,用“诚心”换“用心”。大学生村官身份较为特殊,既不能等同乡镇干部管理,又不能以农村干部对待,导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游离在乡镇和农村的“边缘人”。要诚心把他们当成“自家人”,明确权利和责任,确保有位有为。要把大学生村官与实职村干部一起进行工作分工,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有计划地给他们下“硬任务”,安排“疑难事”,让他们用心在磨练中增长才干。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鼓励他们干事创业,有条件的还要支持他们领办、创办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类经济实体。要结合实际为大学生村官制定季度、年度工作目标,使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有实权、有责任、有事干、有奖惩,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村官踊跃在农村基层锻炼成材。

  建立机制,用“真心”换“信心”。要逐步建立大学生村官管理长效机制,从体制上真心实意的重视大学生村官群体,让他们有扎根基层和实现理想的信心。要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农村经济管理、科技知识和民事纠纷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提供成长平台。要建立工作督促机制,对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对工作消极、行为懒散者,进行批评教育,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激发创先争优热情。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大学生村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逐人反馈,使他们看到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中共南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向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