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宿迁看大学生村官能否待得住流的动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姜圣瑜
    今天《新华日报》发表通讯《用火热青春点燃创业富民梦想》,报道了宿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事迹。(点此查看全文

  宿迁以推进创业富民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让大学生村官有舞台干得好、有能力流得动、有保障早成才。这篇通讯,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关于大学生村官的一些疑问和顾虑:大学生们到农村以后如何才能“呆得住”?怎样才能“成长快”?怎么才能“流得动”?

  600名大学生村官创办了近300家企业,带动6万多农户致富,与这组数字相对应的是3年来,除了组织安排和工作需要外,来宿迁的大学生村官没有一个当“逃兵”。这组数字,回答了能否“呆得住”的疑问和顾虑。大学生到村任职一般规定任期3年,在农村能否“呆得住”,关键看他们有没有事做,生活是否充实。到宿迁的大学生村官们也曾有过迷茫,没什么事可做,心里觉得空虚,创业让他们找到了自我,一个个都像铆足了劲的发条——浑身都是劲。创业是艰辛的,当手上起了血泡,腿上沾满泥巴,脸颊晒得发烫,全身流着汗水时,他们的脸上挂着的是充实的微笑;当血泡变成老茧,脸颊变得黝黑,汗水变成果实时,他们不再是娇滴滴的学生娃,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村民和村官!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俗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创业的过程,是大学生村官们一个自我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通过创业,他们知道了艰辛,懂得了曲折;由于创业,进一步读懂了“农村、农业和农民”。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有失败,有波折。面对失败和波折,他们没有选择逃避和放弃,而是以越挫越勇的精神更加坚定自己的追求,他们长大了,成熟了。在创业的磨练中,他们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得到了书本里得不到的财富。一个个“小老板”在创业中长大了,这些生动的事例,回答了怎样才能“成长快”的疑问和顾虑。

  “宿迁村官”,成了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集体品牌”,自然回答了怎么才能“流得动”的疑问和顾虑。到今年7月,宿迁市首批选聘的254名大学生村官将聘任到期,可他们无需为未来的去向发愁。因为除了自愿继续留在农村的以外,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落实了工作单位……所有这些,都与他们的创业有关。“宿迁村官”因为“有经历”、“有经验”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宿迁村官”因为有能力而“流得动”。前面的“流得动”,后面的就容易“续得上”,这样就形成为良性循环。

  青春在创业中闪光,激情点燃富民梦想。大学生村官创业离不开地方党组织的帮助和扶持。正是源于对培养大学生村官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宿迁市各级党组织提出,把大学生村官“当后备干部来培养、当优秀人才来使用、当自家孩子来对待”。正是在党组织的悉心呵护下,有抱负、有知识、有热情的大学生村官们创业的激情竞相迸发,绘就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创业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