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潮对《大学生村官报》四条要求如何落实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石湖净雁

《人民日报》4月15报道,《大学生村官报》创刊仪式15日在江苏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发来贺信,希望《大学生村官报》办出特色、办出品质,成为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有效载体、展示大学生村官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帮助大学生村官锻炼成长的良师益友、宣传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主要阵地。

  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时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广大高校毕业生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选择农村、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服务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谱写人生壮丽诗篇。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全国共有130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 现在全国已有20多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任职。大学生村官这个称呼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大学生村官的声音回响在田间地头,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特有的音符。通过一份报刊杂志反映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生活,不仅对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很重要,而且对培育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生活底蕴的大学生村官文化也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大学生村官报》的创刊很有必要。也才会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

  创办一份报纸很容易,但办好一份报纸却并不容易。李源潮部长要求:“希望《大学生村官报》办出特色、办出品质,成为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有效载体、展示大学生村官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帮助大学生村官锻炼成长的良师益友、宣传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主要阵地。”这四条要求都很有针对性,要实现李源潮部长的要求需要的是努力和汗水,需要的是报刊编辑部与大学生村官同频共振,相得益彰。需要的是报纸朝着多一些乡土气息、多一些方法技巧、多一些互动交流、多一些文化品位这“四多”上多多努力才是。

  多一些乡土气息,成为一扇窗户。大学生村官身在基层,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见证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如果真实及时、生动形象的反映他们的酸甜苦辣,反映他们的思想学习动态、生活工作学习情况,让他们成为“大学生村官报”的主角,让报纸散发出乡间泥土的芬芳、让报纸听得到大学生村官的心声、看得到大学生村官的身影,成为大学生村官真实生活的一扇窗户,既是办报的方向,也是办好报的方法。

  多一些方法技巧,成为一位师长。大学生村官唱着校园歌曲来到黄土高坡,从象牙塔上走进田间地头。做人做事做“村官”,生活、工作一切像一张洁白的纸,全新的挑战、新一路的起跑、既让他们觉得激情满怀,又让他们感到彷徨和迷茫。他们迫切希望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完成学生到村官的“转身”,他们迫切需要能够有帮助做好工作、开拓事业的导航仪和指南针。《大学生村官报》理所应当把当好当好大学生村官的一位良师,多刊载一些指导他们工作学习的经验之谈,多介绍一些帮助他们推进工作的方法措施,让他们在读报中吸取经验,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多一些互动交流。成为一位朋友。农村工作面对千家万户,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劳累了一天,告别了熙熙攘攘之后,大学生村官往往又是很孤单、很无助的一个群体。他们自己的酸甜苦辣、他们对工作生活的感悟感慨,不一定能够向村委会的干部倾诉、不一定能够向身边的群众诉苦。他们需要一方自己的天空,需要走出大山深处的更多的交流互动。如果《大学生村官报》能够把自己变成大学生村官的一位知心朋友,一位倾诉对象,多一些交流互动、多一些往来鸿雁,这对大学城村官报和大学生村官而言,岂不是一桩相得益彰的好事。

  多一些文化品位。成为一种财富。大学生村官是这个时代的特有称呼,大学生村官担负着建设新农村的光荣职责,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朝气蓬勃、满怀激情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农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干事创业、也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创造一种属于他们这个群体、属于这个时代的特殊文化内涵。《大学生村官报》有义务、有责任反映、传播、升华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在当前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将来成为一种珍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