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给力改变大学生村官不到村任职现象
来源:时评界
作者:邹鸳
近日,河南省濮阳市委组织部跳过基层管理大学生村官的县委组织部、乡镇组织科,直接对某县100多名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进行了排查,结果令人乍舌,有部分村官并未到村工作,甚至人在外地,而且村民并不知道有一位村官存在。濮阳市委组织部从今年5月开始对全市1865名大学生村官中的438人在岗情况进行抽查,排除因生病、生育、入村时间短等原因造成不熟悉村情的,查出不能坚持到村工作人员30人;对于乡镇和其他单位擅自借调的,责令借调单位及时让大学生村干部回村工作;对于不坚持到村工作的24人,已经解除聘用合同;对于个别领导干部包庇、袒护脱岗人员者,进行了严肃追究。(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发展,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如今已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前期的大学生村官经过自身努力和组织肯定,部分已经走上乡镇或市县的领导岗位;另外,也有许多大学生村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带领当地村民增产致富,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当然,在大学生村官的群体里面,有扎根基层、勤奋肯干的村官,也有混日子、心不在甚至身也不在的村官。相信,类似《河南省濮阳市某县大学生村干部定期检查情况汇报》中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有存在。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建设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我国乡镇未来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而对于村官来说,在基层的锻炼,到村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积累的阶段,只有掌握了基层工作的方法,掌握与基层民众沟通的方法,了解广大群众的心声和需求,才能在以后的路途中更好的运用手中的权利,为民谋利。
要如何提升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的积极性,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呢?各地组织主管部门应当把村民对村官的熟悉度和满意度作为考核村官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那些不到村工作或者无法融入村(社区)集体的村官要予以帮助、教育或处理;组织主管部门要重视村官的思想工作,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尽力帮助他们走出困惑、摆正位置;组织主管部门更要不定期的抽查村官到村工作情况,敦促村官们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职责。而最重要的是村官自身应当摆正思想和位置,充分了解“村官”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内开始,在组织主管部门这一“外力”帮助下,更好更快的成长,更好更多的为民服务。
延伸阅读:
- 大学生村官不在村上班“吃双饷”拷问什么? (2012-12-24)
- 村官不在村值得大学生村官工程推进机构反思 (2012-12-25)
- 大学生村官不是不爱岗而是承受不住骨感现实 (2012-12-25)
- “大学生村官不在村”应从政策设计上找原因 (2012-12-25)
- 大学生村官应努力扎根基层沃土谱写青春赞歌 (2013-09-18)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