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不在村值得大学生村官工程推进机构反思
很明显,投诉信所反映的事情确实存在。早在去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双敏教授曾发布《湖北省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报告》,称六成大学生“村官”不在村,超过七成“村官”打算报考公务员。报告分析,“村官不在村”,主要的原因是被上级抽调,到乡镇、县干活去了。而这次濮阳的情况,也属于“村官不在村”,但原因却不同,是村官一边挂着职务,一边到外去兼职干活了。
舆论批评大学生村官“不像话”,既然做村官,就应该心系农村,踏实在农村工作,怎能一边有着村官的身份,享有村官的好处——按照有关政策,大学生村官在日后考研和考公务员中(考公务员定向招录)都有一定的优惠——一边却不务正业?大学生村官这样做当然不妥,可是他们之所以能这样轻松地到社会上干活,一定程度上与村官无事可干有关。这和村官被抽调到乡镇工作一样,如果村官的活就忙不过来,他们怎么可能被抽调出去?
我国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初衷,是用大学生的才能去建设新农村,同时也给大学生基层锻炼的机会。中央为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可是,具体到地方,却少有完善的对接机制,有的地方的乡村并没有考虑怎样利用好这样一批学生,只是出于完成任务接收这批学生,不对上岗学生进行培训,没有使用的规划,没有带教的老师,没有明确的工作安排,也没有管理的规章,就由学生自我发挥。在地方看来,这些学生也没有长期扎根农村的打算,不过是在农村来谋一个“身份”、挣一段经历。
如此一来,原本想到农村大干一场的大学生村官,很快就变得心凉,很多事想做也不知从何做起,于是觉得农村无所事事,就更不用说一些本来就是冲着村官考研、考公务员优惠政策而去应聘的大学生村官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村官就可能闲得无事,到外去干活了,这总比耗费青春好;而没有外出的,则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复习考研、考公务员。
这哪里是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建设、发展,分明是给这些大学生村官带薪复习、带薪兼职的机会。这是值得大学生村官工程推进机构反思的。首先,以行政力量推进的大学生村官工程不能只有上级部门的积极性,却没有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大学生村官不是“面子工程”,需要地方结合实际人才需求聘用村官,而不是追求数据。其次,不能一味用政策优惠去吸引大学毕业生,而应该用村官职业的发展空间吸引人才。
地方需要大学生人才,但最适合的方式,应是地方直接与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对于选择到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政府再给予适当的奖励、补贴。这样,地方会有使用、管理大学生村官的长远规划,丰富村官工作的内涵,以此吸引大学毕业生;大学生也会从村官职业本身来规划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这样的村官工程,才能对改变农村发展状况起到实际作用。
- “内外”给力改变大学生村官不到村任职现象 (2012-12-24)
- 大学生村官不在村上班“吃双饷”拷问什么? (2012-12-24)
- 大学生村官不是不爱岗而是承受不住骨感现实 (2012-12-25)
- “大学生村官不在村”应从政策设计上找原因 (2012-12-25)
- 大学生村官应努力扎根基层沃土谱写青春赞歌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