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大田覆土仿野生栽培技术

来源:大众医药网 作者:未知
    我国盛产灵芝,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产品需求量及出口量会大幅度上升,但近年来,灵芝野生资源因大量砍伐木材资源而日趋减少,灵芝的大面积人工栽培已刻不容缓。现将山东鄄城多年大田覆土仿野生栽培灵芝技术介绍如下:
    一、灵芝菌种
    目前市场收购的灵芝多种多样,绝大多数为赤芝,紫芝、黑芝、白芝、血芝较少,而最受商户及外商青睐的是菌盖平整圆滑、菌肉肥厚的黑芝品种。
    二、栽培季节
    灵芝属高温型真菌,恒温出芝,菌丝生长最佳温度为20~28℃,子实体生长适温为26~29℃。温度长期低于20℃时,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生长发育不良或不能分化;温度高于33℃以上,则易腐烂死亡。华北地区宜选择四月份栽培为好,其他地区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而定。
    三、选地建棚
    根据灵芝的生物特性,应选地势高,排水顺畅的地方。棚要求能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方便操作管理。搭棚的材料为竹竿、木棍和铁丝等,也可就地取材。棚的大小可根据栽培数量多少而定,大小均可,棚高2m左右,两头留门,四周开多个通风口。灵芝入棚前3~5天对栽培土进行一次消毒,可用石灰粉对畦面进行一次整体严格消毒,然后将土翻锄,畦面深度与菌袋长短一致。
    四、栽培料配方
    以木屑做培养基为好,其他原料应经试验后再进行规模生产。现介绍如下3种配方:
    1.木屑70%、麸皮24%、玉米粉3%、磷肥1%、石膏粉1.5%、糖0.5%。
    2.玉米芯50%、杂木屑35%、麸皮、米糠14%、石膏粉1%。
    3.棉子壳77%、麸皮10%、玉米粉10%、糖、磷肥和石膏粉各1%。
    五、栽培料制作 
    木屑应选阔叶树品种,不能用松、柏、杉和樟树等木屑。在配制栽培料时先将棉籽壳、木屑、麸皮、石膏粉等料拌匀,然后用水溶化蔗糖,用水一起翻堆拌入,含水量60%~65%,以手抓紧不滴水、不松散为好,拌好料后即可装袋。袋规格可选用15cm×35cm×0.05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筒袋,每袋装干料350~500g。聚乙烯袋料采用常压灭菌10个小时,聚丙烯料袋采用高压灭菌,保持2小时,待料冷却到30℃以下移入无菌箱或无菌室内接种。接种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同时打开紫外线灯,保持40分钟,然后在无菌操作下接种。将已接种的菌袋移入已消毒的培养室,分层排放,袋口朝外,一般每排放6~8层高,袋与上层架之间应留有适当空隙,以避免因袋温过高造成烧堆,损坏菌种。
    六、发菌管理
    在培养期间,培养室温度宜26~30℃,空气相对湿度为40%~65%,每天通风半个小时左右。每天检查菌袋,若袋温过高要及时翻堆,保持菌袋料温的平衡。当菌丝长满袋1/2或2/3时,应给菌袋适当补氧。方法是用消过毒的针尖在长满菌丝部分离未长到的地方1~2cm左右,扎几个孔或把袋口扎绳散结,但不能全部解开,经培养25~30天,菌丝长满袋即可入棚覆土栽培。
    七、覆土出芝
    菌丝长满袋后移入栽培棚内炼菌。移入大田时,在畦上或两旁铺一层地膜,把菌袋平放上面,上面再铺盖一层地膜或搭小拱棚,保温在25℃左右,经3~4天后,用刀片把菌袋划破取出菌筒平放,动作要轻、慢,以免损伤菌丝。按前面要求覆盖薄膜保温。经3~5天,在菌筒上长出的一层倒伏菌丝形成菌皮后即可下地覆土。覆土前把菌筒直立排放,株行距为10cm×10cm,边排放边覆土,菌筒间填满土,菌面上覆土1~2cm为宜,覆土后畦上搭盖小拱棚,如同育菜苗棚,然后紧闭大棚,气温保持在25~30℃,空气湿度提高到85%~95%,经5~7天即可长出芝蕾。出芝时棚温应保持在27~30℃,空气湿度在90%~95%,并有一定的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2~3次,喷水时不可把水直接喷在芝蕾上,经5~7天原基膨大逐渐形成菌盖。菌盖长出2~3周后,可向菌盖上喷水,喷水的次数应根据棚内温度而定。经55~60天管理,菌盖边缘由白到黄转为黑色。弹射孢子粉后菌盖、柄坚硬,菌盖背面由白色转变成灰褐色,表明子实体已经成熟,即可采收。
    八、采收及采后管理
    采收前3~5天停止喷水,关闭棚门及通风口。采收时从菌柄基部约2cm处用利刀切除。若菌盖表面有泥土等杂质,可用软刷在面上轻刷。置干燥室内保存或出售。
灵芝采收后,停止喷水2~3天,提高湿度达90%~95%,温度仍保持在27~30℃,7~10天后,又可在原来菌柄上继续长出实体,按照前一段方法培养管理约25~30天,可采收第2批灵芝,一般可采收3批。每千克干料可产干芝170~2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