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大学生村官实践纪实 “我就是那颗螺丝钉!”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阆中的102名大学生“村官”立足于自身实际,先学习,早实践,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工作中去,用全部的智慧和汗水,在岗位上演绎着动人的青春奉献之歌,为阆中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做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者

  在市党校的学习室里,一群年轻人正围坐在一起,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该怎样才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科学发展观?”

  “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更好的为民服务?”

  “我们每一个村官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万千大众中的一颗螺丝钉,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才是关键。”……

  这是阆中市名为“追求”的大学生村官学习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一个剪影。

  在102名村官里,有94位在农村,常常会碰到群众问题,一心想做好,却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作为大学生村官,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如何把自己的知识和工作结合起来,是这一群体面临的最大问题。

  “组建学习班,就是要利用大学生村官的知识优势,互通有无,转化为每个人的实实在在发展!”一个名为“追求”的学习班组织起来,在短短的3天里,82名大学生村官纷纷响应,加入到学习班,由此拉开了“村官”学习的大幕。

  在学习班里,“村官”们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结合城市和农村实际,以自身的工作经历为重点,积极开展讨论和分析,破解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一步强化学习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虽然我们在知识上有优势,但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太少了。碰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果好心办成了坏事。所以学习经验、技巧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组织这个学习班,就是要让大家‘共享’经历,‘共求’发展!”“追求”学习班的组建者叶明建如是说。

  做实用技术的播种者

  “促进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需要实用技术实实在在增加他们的收入,为农民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学生村官迅速行动,把这一号召转化为实际行动,用自己科学文化知识带领广大的群众发展产业,做大项目,改善环境,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江南镇魁星村,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他用自己在学校学得的农业技术,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村民种大棚蔬菜、发展特色养殖,在村内发展大棚13个,种植和改良桃树500株,发展荷塘3000平方米,养殖獭兔近10000只;借助村里的桃花节、荷花节等乡村旅游节,大力发展农家乐,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近20家。在他的带领下,每位村民平均一年增加收入近1000元,为这个“红旗村”再度插上腾飞的翅膀——他就是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村官郭兵。

  在双龙镇胥家桥村的大学生村官邓欢,他立足于当地地少人多、农作物附加值不好的实际,利用自己学习的种蘑菇技术,带头做起了蘑菇种植,发展大棚2个,并手把手免费传送技术,带动周围的群众种蘑菇,把他所在的村子发展成阆中知名的“蘑菇村”。目前该村有蘑菇种植大户4户,大棚8个,日产鲜菇达100公斤。“邓欢不仅自己带头做示范,还无私的把技术传给我们,带领我们大家一起致富!这样的‘村官’我们满意,我们服气!”村支部书记张明仁说。

  “要发动‘大学生村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动起来,把他们用起来,用他们的知识,引导群众发展致富,改变山村落后的面貌,让他们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排头兵’和’先行者’。这是我们选聘时的要求,也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组织部宋波主任在102名村官的集中培训会上提出严格的要求。

  做服务发展的践行者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然我们是村官,但也是服务者!要紧紧找准这个切入点,抓紧这个着力点,做为民服务的践行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为群众谋利益!”

  阆中的大学生村官把“以真诚对待群众、练真功组织群众、用真心服务大局、靠真作为赢得群众的‘四真’精神”融入进来,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落实“首问责任制”,优化服务体系,将群众反应的问题由专人负责,坚持以人为本,听民意、查民困、解民难,做到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切实做好“为民服务践行者”。

  治平乡大学生村官”周晓东克服农村生活条件差、工作任务重的实际困难,坚持每周用三天时间下村走访,倾听民意、化解民怨。特别是在赶场天等群众到访密集时,他总是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对能处理的事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对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在送走最后一位群众后,他才从办公室拿出一盒方便面,就着开水美美的吃起来。

  保宁办事处的廖正西在做好社区居民日常服务工作地同时,还主动利用自己掌握的修理小技术,积极为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家政服务。哪家的水管坏了,哪家的家用小电器坏了,只要一个电话,他便亲自带着工具上门,为居民上水龙头、排除小故障。在他担任南街社区干部以来,一共为居民服务50余次,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我们要立足于工作岗位,与群众打成一片,融入到他们中去,只有真正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做他们的贴心人。我对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如是理解!”在“追求”学习会上,村官牛宁一语中的。

  做关注民生的志愿者

  “大学生村官对工作不仅要有一个强烈的责任心,更要有一颗充满激情的爱心。”这一呼声得到了一致响应,阆中的102名村官组建了“爱心联盟”,用自己的行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阆中。

  飞凤镇新镇街居委会的“村官”张婉根据村里实际,把留守的12名儿童集中起来,利用自己的办公室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在周末把村里的孩子集中起来,讲授知识和帮助困难群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大的缓解了留守儿童“没人管、管不好”的困境,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在取得初步成功后,她还考虑把村里的妇女集中起来,创办“妇女之家”,为妇女宣讲农业技术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帮助妇女更好的发展生产。“以前孙子放假回家,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跑的影子都不见了。现在有张老师帮我们管,我们放心的很!”“有了张婉主任,我们的生活大变样,没有她我们妇女哪知道这些新知识哦!”

  “爱心联盟”积极开展“关注老人”活动,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与生产难题。在“爱心联盟”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总共帮助103位困难群众进行插秧收麦等农业生产,同时利用过节的时间走进35名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家里,访贫问苦,用自己的工资,送去油、肉、棉被等生活物质,缓解困难群众的生活。

  后记:成绩代表过去,创新开拓未来。阆中的大学生村官们深深明白在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拧紧了,站好了,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阆中的大学生“村官”正以着更加蓬勃的精神,发挥着“螺丝钉”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阆中的发展谱写着光明的未来!

  (牛宁 朱坤 叶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