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大学生村官为学四川方言记40页笔记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
江苏小伙姚伟考上广安村官后恶补方言两年,现在已能用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和村民交流

  江苏籍大学毕业生,考上四川广安市的村官后,为了听懂当地人说话,两年来恶补四川话和广安方言,并用一个笔记本记录下当地方言及注解,在当地传为佳话。

  夫妻双双考上村官

  今年25岁的姚伟,江苏泰州人,2005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6年底,姚伟与广安女孩龙渊结婚,2007年9月,夫妻双双考上村官,分别在枣山镇三圣村和奎阁办事处海棠村任村主任助理。

  姚伟自幼在江苏长大,到广安后,很多的四川方言听不明白。刚考上村官参加任职培训时,培训教师说:“村官不是每天下去喝刨汤的”,姚伟对“喝刨汤”这个方言“一头雾水”,后来问妻子才知道,那是表示吃好酒好菜的意思。姚伟明白,作为外地来的村官,要想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首先得过语言关,才能与群众沟通,打开工作局面。

  方言注释令人捧腹

  下定决心后,晚上回家,姚伟就让妻子教他四川常用方言的意思、读法,比如“日白(吹牛)”、“背油(非常难)”、“撇脱(很方便)”等等。自己则用一个小笔记本记录下来,平时将笔记本揣在身上,有空就翻出来看一看,记一记。

  这个特殊的笔记本,姚伟目前已记录了40余页,而且记得特别仔细,有的方言不仅在旁边写着“注释”,还专门放进了语句中进一步加深理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如“打广子(开小差闲聊)——开会的时候,有人打广子”;“刹一脚(请司机停车的时候说的话)——师傅,刹一脚,我在这儿下车”;“相因(便宜)——今天的白菜好相因哦!”

  在姚伟的笔记本上,记者还看到了他悟出来的普通话和四川话读音的区别:普通话的一声四川话要读升调,二声读降调,三声变四声,四声变三声。在妻子的帮助下,姚伟逐步听懂了一些四川方言,与村民的交流不再像起初那样难了。

  有了妻子和村干部们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到2007年12月,姚伟对常用的四川方言完全能明白了,也能够用四川话和村民们交谈了。克服语言障碍关后,姚伟的工作开展起来特别顺利,村民们都很喜欢这个年轻、热情的村官。以前,村民们都说:“这小伙子性格内向。”现在,大家都这样说:“这小伙子话挺多的。”

  昨日记者在广安区枣山镇三圣村采访时看到,姚伟正用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和村民严明万交谈蔬菜种植的事情。姚伟说,他现在除完全能听懂村民们说的方言外,也能熟练地运用四川话和村民们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