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发展中历练成才
在农村发展中历练成才
沂南县铜井镇两泉坡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文文
李文文,女,回族,1983年12月生,中共党员,2007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2007年通过沂南县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考试,回到本村,即沂南县铜井镇两泉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2007年12月,在村党支部换届中,全票当选为副书记。2008年8月又通过临沂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考试,继续担任两泉坡村党支部副书记至今。到村任职以来,李文文积极参与村里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村强民富、安定和谐,在民族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2008年被评为沂南县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2008年底被选为临沂市团代会代表。
一、从琐碎村务干起,先当村民,后当“村官”
李文文深知,要和老百姓打交道,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消除他们的距离感。她在当村官之初,密切关注中央至地方的新闻栏目,关注各级对农村的各项措施,认真学习了《沂南县村级工作规范》、《沂南县农村党员干部手册》,熟悉了村级规范化管理程序,尽最大努力学习和充实自己。同时,她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她笔记本的扉页写着这样几个字:“先当村民,后当村官”。本着这个原则,抱着学习的态度,主动寻找干事创业机会。她发现,要确保村里的发展和稳定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各类大小事务。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群众对上级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很多偏差与误区。例如,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土地调整、宅基地划分等方面的政策有一定的意见,特别是计划生育,在农村可谓是难上加难,有些违法生育户逃避处罚,和镇、村的计划生育人员搞对抗。针对存在的问题,她提出在全村集中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在村“两委”支持下,两泉坡村成立了全镇第一个村级政策宣传站,李文文担任站长,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街串巷,耐心讲解,帮助群众解除了思想上的疙瘩,消除了认识上的误区。群众思想认识通了,村里的各项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二、突出民族特色,多角度体现价值
李文文认为只有思想上的大境界,才会有发展上的大气魄。必须破除自满情绪,放下包袱,继续深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跨越式发展。当前正是发展新农村的有利时期,抓住一个机遇,就是赢得了一次跨越,错过一个时机,就会失去一个时代。只有以党支部为核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才能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村集体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两泉坡村是全县两个民族村之一,紧靠229省道,离县城只有十里路,交通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为充分发挥村里的资源优势、民族优势,李文文提出突出民族特色、建设经济强村的发展思路,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村群众,活一村经济,实现经济,由传统数量型向特色质量型的转变,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实现集体、群众双增收,这一思路一提出,就得到了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支部书记的赞同。一是发展民族经济。回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有自己民族的服装,有自己对建筑的风格。以此为基础,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将两泉坡村打造为回族风情园,在园内建造民族特色建筑、加工民族服装、宣传民族文化、制作民族食品,如炸松肉、油香、牛肉烧卖等。二是建设黄牛交易市场。2007年9月,村“两委”成员一同考察了烟台莱州黄牛交易市场,实地考察了市场规划布局,了解交易时间和交易状况,学习了办场经验。回来后,就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在村北规划了占地135亩、养殖棚90间的养殖小区和鲁南地区是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总投资需190万元。目前,这个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的建成,为民族村的发展找到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好路子。三是发展第三产业。联合农户或工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生产、营销和加工,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发展集镇配套服务业,通过经营和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李文文根据村里的实际,提出利用市政协帮扶的有利条件,规划建设村级组织标准化办公场所的建议。在支部书记的支持下,她多次去市政协、市委统战部联系沟通,多方争取资金80多万元,于2008年8月,建成了一座占地5亩、建筑面积400多平方来的多功能三层办公楼,设立了党员干部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综治调解室、老年活动室和医疗室,还建设了800多平米的文体活动广场。村办公室成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欢迎的“党员干部之家”、“康乐休闲之家”、“科技致富之家”。村办公楼的建成,结束了村里“牌子无处挂、公章随身带、会议流动开、办公家庭化”的尴尬历史。
三、“大学生”带动“小农户”,“新党员”感动“老党员”
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后,李文文具体负责村里的党建、精神文明等工作,为进一步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她提出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使村里的党建工作提升了一个台阶。一是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为重点,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机制,把两委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协调、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二是继续开展“四达标”“四争创”活动,按照考核标准7月中旬进行考核评比。三是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把“入口关”,确保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发展工作作到有计划,有落实。
她认真分析村内党情特点,结合党员素质、特长,设置了“党员中心户”,作为全村党员交流联系的枢纽。设立了“科技致富岗”、“环境整治岗”、“计划生育岗”、“社会治安岗”、“文体活动岗”5个岗位。每名党员联系5户群众,通过无偿提供技术、信息、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每个党员的照片、姓名、认领岗位、联系困难户以及创业承诺都张贴上墙。这一举措,党员的责任心强了,带头意识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她还建议积极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在全村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她主持开展了“联村共建”活动,制定了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2008年4月,组织村“两委”成员、妇女代表一起外出参观学习,并与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依汶镇后峪子村结成了“联村共建”对子。
2009年4月,对李文文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没有享受任何加分的情况下,她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以优异成绩进入了沂南县乡镇公务员招考体检范围,即将成为一名公务员,这在许多人看来是梦寐以求的。就在人们祝福她时,她却做出了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向县委组织部写出申请,要继续留在两泉坡村当大学生“村官”,继续担任支部副书记,完成还没有完成的事业,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
在谈到理想与现实是否有差距时,李文文这样回答:“我选择了村官,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片刻的感动,相信所有的村官都和我一样,是怀揣梦想与激情来到这里。我们不仅是在从事一份事业,接受一种历练,更重要的是在亲历一段历史,见证时代的变迁,这无疑会使自己的青春更加充满意义。从现在起,三年时间,我收获的将是不断成长的力量!”
- 大学生村官08年度总结:“踏上一条发展农村的路” (2009-01-10)
- 大学生村官当上农村法制宣传辅导员(图) (2009-04-28)
- 大学生村官成为桃乡大地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009-05-26)
- 山东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农村是放飞梦想的大舞台 (200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