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大棚做淘宝大学生村官为泗水脱贫"出点子"

来源: 作者:朱仙娉
                   

                    贫困户在大棚务工    

大红的灯笼,丰收的大棚。27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在省派第一书记和济宁市驻村联户干部陆续“落地”后,这座在2011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的边远山村,又迎来了一位25岁的大学生“村官”。这些扶贫力量在村支部书记姚洪远的带领下,探索出了“合作社扶贫模式”、“电商扶贫模式”、“种植扶贫模式”等八种扶贫模式,逐步“渗入”到村里的贫困户,改善和提高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助力贫困户摘掉“贫困帽”。
 
  合作社承包,贫困户打工还能有分红
 
  南仲都村村民以果树种植及农作物为生,土地瘠薄、靠天吃饭。在南仲都村村委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记录着村里43户贫困户基本情况的小册子,上面清楚的写着每一个贫困户的脱贫愿望。
 
  “大多数贫困户们的脱贫愿望都是申请危房改造,村里已经为村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下一步就是真正的要帮助村民脱贫了。”村支书姚洪远说,经过多次讨论,村里决定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和省派第一书记协调资金130万元,建冬暖草莓大棚20个,委托村草莓合作社管理经营。43个贫困户中有23个贫困户可参与分红,所有的贫困户都可以可进社打工。
 
  合作社经理姚海峰告诉记者,合作社目前承包了8个大棚,需要人力时,优先找村里的贫困户来干活,每年保证贫困户不低于4万元的分红。
 
  “大棚不仅种植草莓,还有西红柿、火龙果等其他的水果。今年是第一年还没有盈利,等几年后开始盈利了合作社会把受益里的60%拿出来作为红利分给贫困户” 姚海峰说。


                  

                 贫困户李学花在合作社大棚里打工     

在蔬果大棚里,记者看到了正在将西红柿装箱的贫困户李学花。今年55岁李学花告诉记者,家里孩子上学、丈夫有病,处处都需要钱。村里没有建大棚以前,一家人的支出全靠她一人种地、养羊负担,一年才能收入一两千元。
 
  “现在村里让贫困户在大棚里干活,每天能收入60块钱,一年下来估计可以赚到6000元左右,还可以参与分红,我已经很满足了。”李学花说。
 
  大学生村官指点迷津,残疾贫困户开淘宝店重拾生活信心
 
  鲍清华是去年来到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的大学生“村官”,2015年8月刚刚落地“上任”的她就积极参与到了精准扶贫的工作项目中去,为因残致贫的37岁的姚开会“指点迷津”,帮助他开办了农村淘宝网站

                 

                 姚开会的农村淘宝项目成为他走上脱贫道路的开端

“姚开会因一场车祸导致下肢瘫痪,丧失了劳动力,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个女儿在上学,建议并帮助他进行农村淘宝项目。”鲍清华说,农村淘宝项目在淘宝上有一个专用页面,村民通过农村淘宝合伙人在这个页面购买了产品以后,农村淘宝项目合伙人会收到佣金,年终时,还会根据一年的销量再次收到佣金。而姚开会则在鲍清华的帮助下,通过了考核筛选,成为是南仲都村的农村淘宝项目合伙人。
 
  虽然农村淘宝项目在农村开展会面临一定的困难,但姚开会却很有信心。他告诉记者,健康人也好,残疾人也好,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做成事。
 
  “双腿残疾后,我看病花了40多万,电脑和农村淘宝的保证金都是村里帮忙解决的,”姚开会座在轮椅上,做了一个弯腰捡东西的动作,笑着对记者说,对于当前自己的身体状态来说,即使地上掉了钱自己也捡不到,曾经迷茫过不知道要去做什么,后来村里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于了很大的帮助,他十分感激,有了农村淘宝项目的支撑,他对今后的生活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