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市采取措施防止大学生村官的三种不适症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一线后,有少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症状”,胶南市针对这些“症状”,对症下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建立心理疏导机制,防止出现“暂住症”。针对少数大学生村官将村官岗位当跳板、“暂居地”的现象,建立大学生村官心理疏导机制,通过聘请心理辅导专家、成功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和已经考录公务员的原大学生村官,定期开展大学生村官心理辅导讲座等专题活动,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摒弃“身在曹营心在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思想,切实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年以来,全市已举办心理辅导座谈会7期,开展“燃烧激情、放飞青春”演讲比赛2场,开展“创先争优做表率、广阔天地大作为”征文比赛1次。
二是建立定岗定责机制,防止出现“稀泥症”。少数大学生村官在村级班子中没有明确工作分工,主要从事村内数据统计、远程设备管理等基础工作,容易导致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减弱前进的动力。胶南市结合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设岗定责,实行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与任职村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联动,将村级管理责任落实到村“四职”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做到大小事齐管理、责任共承担,确保大学生村官主动融入村级班子,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进农家门、吃农家饭、访农家情、解农家难”主题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村官直接深入农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了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出击”的转变,大学生村官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三是建立激励帮扶机制,防止出现“梦游症”。大学生村官往往面临条件艰苦、思想落差大等方面的困惑,导致他们失去奋斗目标,处于游离状态。搭建沟通平台,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找准服务农村的切入点,确定奋斗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健全激励机制,市、镇两级通过免费培训、组织考察、提供贷款等方式,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学习和创业平台;今年村“两委”换届后,还将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跟踪培养。制定考核办法,把“群众测评分”、“学习测评分”作为考核大学生村官的重点来量化,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考录工作加分的重要依据。
- 山东省日照市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 提出具体要求 (2009-10-16)
- 山东省庆云县“四字法” 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 (2009-11-13)
-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公告 (2011-08-25)
- 山东省禹城推行大学生村官定期定职“进修” (2011-09-26)
- 山东东平三项工程助推新任职大学生村官成长 (20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