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永寿构筑四大平台助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王利

  近年来,永寿县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管理培养新模式,从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跟踪培养、构建长效机制入手,通过构筑四大平台,唱好四场“戏”,引导激励大学生村官真心实意扎根农村,干事创业,成长成才,不断染牢农民底色,着力破解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难题。

  构筑政策激励平台,唱好“引导戏”。出台了《永寿县大学生村官管理暂行办法》、《永寿县大学生村官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规定,在日常管理、教育培养、考核及其结果的运用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建立了“一年考核、两年录用、三年提拔”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使用机制,打通和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向上晋升的环节和程序。目前,1名同志选拔为副镇长,1名同志任命为社区党支部书记,31名同志招录为事业干部,还有18名同志任命为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构筑规范管理平台,唱好“培养戏”。 建立大学生村官县、镇、村三级管理网络,实行严格的工作日志、谈心谈话、定期述职、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严格“五项制度”,形成月总结、季汇报、半年和年终考核的良性循环,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对涉及大学生村官自身利益以及长远发展方面的政策性规定和一些敏感问题,公开透明进行通报,消除疑虑。

  构筑结对帮带平台,唱好“成长戏”。实行“5+1”结对帮带机制,由县委组织部领导、乡镇领导、包村同志、村主要干部、“十佳村官”共同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指导员。把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计划、分阶段地抓好岗前培训、创业培训和外出学习培训,着力提升大学生村官履职、创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每年利用冬季农闲时节,将新任大学生村官召回到县级涉农或综合部门进行顶岗培训,不仅使他们学到了许多三农知识和为人处事之道,还在任职村和所在部门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加强了联系。因工作表现突出、群众公认,3人被评为咸阳市“优秀党员大学生村官”,1人被评为咸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被评为咸阳市“十大优秀大学生村官”,2人被市科协评为“优秀科普宣传员”。

  构筑干事创业平台,唱好“富民戏”。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了以“帮助制定一个规划、扶持发展一个产业、培养带动一批新型农民、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辅导照顾一批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帮助村民办一些实事好事”为载体的“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让他们工作有方向,有内容,有目标。按照“实践锻炼,示范带动”的原则,多方筹资10多万元在常宁镇袁家村建起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创业基地这个平台,既培养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意识,历练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又通过示范带动,推动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全县已涌现出以御驾宫示范园区寨子村景泰蓝制作、甘井镇南邵村大棚蔬菜、仪井镇王家咀村大棚蔬菜、渠子镇地膜洋芋、永平镇地膜大葱等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