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当大学生村官”“这里更需要我”

来源:华商报 作者:薛振宇
大学生们参观耀州区瑶曲镇瑶曲中学的实验室,向教师了解基层学校的师资状况 本报记者 薛振宇 摄
大学生们参观耀州区瑶曲镇瑶曲中学的实验室,向教师了解基层学校的师资状况 本报记者 薛振宇 摄
   
    大学生村官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在基层,他们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心理?他们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做大学生村官?

  调研前,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陕西师范大学暑期社会调研队的24名师生的脑海里,他们希望在华商报组织的“心坎上的陕西"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百名大学生和记者一起走基层”活动中找到答案。

  “农村落后基层苦,

  但这里更需要我”

  7月10日,在铜川市耀州区石柱乡马咀村。调研队成员见到了大学生村官牛耀东。其实,牛耀东也刚入职三个月,今年刚毕业于渭南师院。

  三个月里,牛耀东在忙什么呢?他带领调研队成员走进马咀村的现代化樱桃生态大棚和蔬菜大棚,沿途遇到熟识的村民也向牛耀东或微笑招呼或挥手示意。他说,马咀村发家致富的宝贝就是这30座樱桃大棚,每个棚有80多棵树,成熟时节,每斤樱桃可卖到150元。

  “想各种办法,和村民一起搞好村里的核心企业,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这就是我想的,也是正在努力去做的。”牛耀东的话,听起来很实在。

  谈到对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的定位时,牛耀东说:“许多人觉得基层苦、农村落后,但如果人人都不愿意来,那农村不就永远发展不起来了吗?我觉得农村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虽然条件确实不如城市,但这里更需要我。”

  “深爱淳朴民风,

  继续留下服务”

  董静,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耀州区寺沟镇水峪村的大学生村官,服务将满三年。水峪村的新农村建设,在当地首屈一指:农家书屋、远程教育设备、村医务室等设施应有尽有,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调研队的成员们也开了眼界。

  调研队成员陈立石对董静日常工作的心态很好奇。董静说:“大学生村官要有一颗为农民服务的热心,从小事上感动农民,积少成多。”宣传政策、新知,帮助村民提高文化素养,了解村民生活困苦,替他们或想办法或奔走寻求解决。水峪村一妇女告诉记者,“董静这女子没一点点架子,心特细、待人很热情,把你没想到的问题都想得很周全。”

  大学生村官是3年一签约,将满三年的董静,又是如何打算的呢?董静表示,“我将继续留在水峪村,因为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淳朴的民风。”

  建议给大学生村官

  更多发展空间

  走访了9个村子,并与4名大学生村官沟通后,调研队成员觉得“每一个大学生村官,心里都埋藏着一个梦想,他们的理想更接近于现实,因为他们把理想的种子埋在了肥沃的黄土地里”。

  通过调研,调研队成员还向大学生村官选派机构和各级政府建议:大学生村官是怀揣着理想下基层的,他们对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发展,有想法、有激情,很务实。基层政府在用人之长的同时,应多给大学生村官创造一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真正成长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力军。

  作者:薛振宇来源华商报)